第104章第一〇一章禿鷹╳紅鷹
“誥”和“敕”都是公文類型,是封贈官職或爵位的專用文書,洪武二十六年規定“五品以上授誥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不過如今有諸多改動,軍職、軍銜晉升除將軍外一律用敕命,由兵部軍擢司擬訂,接著呈交至宮中蓋個“敕命之寶”的印璽就算完事。
當然,蓋章只是走個過場,表明皇帝最大,實際基本上就是兵部決定的,皇帝也沒工夫去審閱一個中級軍官的晉升。
“這個同字什么時候才能去掉啊”
“明年的今天。”
讓周長風很無語的是他晉升個中校還得掛個“同”字,兵部的解釋是因為他資歷太淺,等一年時間的考評合格以后才可轉為正式的中校,但除此之外在待遇上沒有區別。
設立這個規矩的緣故沒人說的清楚,不過大家普遍認為這是為了防止有人坐火箭升銜才特地搞出來的
那名中校見他這副表情,禁不住笑道“明年你也不過二十七,二十七歲的中校可不常見啊。”
至于勛官,這就無需多言了,是古已有之的榮譽官職,自最低的從六品武騎尉到正一品的柱國。
不同于唐宋,明朝的散官與勛官是跟著職官授予的,但如今考慮到時代情況,勛官的授予恢復了唐宋的操作由最低一級起授,武騎尉為一轉、云騎尉為二轉等等,如此類推最多十二轉。
依循「永樂初,上命禮部依太祖升賞例,參酌行之,乃分奇功、首功、次功三等」之慣例,軍功分三等,立功即可授勛官,次功一轉、首功二轉、奇功三轉。
周長風這次被定為首功,于是直接二轉授云騎尉。
而勛章則因為不怎么受重視而比較隨意,沒有什么襟綬、領綬、大綬帶的細致區分,一律以襟授形式佩戴于左襟。
勛章種類不多,都只分銅銀金三等。
最開始的時候,陸軍用驍騎、海軍用蛟龍、空軍用飛熊,這三種都是同一性質。不過后來被取消,如今統一為跨軍種的、通用的鷹揚勛章,地位上相當于銀星勛章或鐵十字勛章。
齊力勛章則授予負傷人員,等同于紫心勛章或戰傷勛章,得名于「正統十四年,造賞功牌,有奇功、頭功、齊力之分雖無功而被傷者,與齊力牌」之例。
銅質齊力勛章只需負傷一次即可獲得,銀質需三次負傷或中度殘疾,金質則需五次負傷或重度殘疾;因傷而失去生育能力亦可獲得金質齊力勛章。
除了這些之外,周長風還拿到了一張支票,一張日月銀行的定額支票,上面寫著的“憑票取四海鈔票壹萬圓整”讓他分外詫異。
一萬圓這絕非小數目,相當于足足四年的工資,一下子給這么多
他感覺手中的這張厚紙似乎變得沉甸甸了。
長期以來周長風都覺得自己對金錢沒什么概念,軍隊里不差吃喝,呆的時間一久就容易淡忘物價,直到上次在成都問機票價格的時間才意識到沒錢是真的尷尬。
他在軍擢司的大門口又駐足了許久才離開,不過他剛回營地,兩名兵部的文職就仿佛踩著他的影子一樣跟到了。
“這是你部的嘉賞文書和勛章,我們來下發,周長官配合一下”
“我還以為你們要等到大部隊班師以后才統一搞,沒想到這么快啊。”
“既然伱們先撤回來了,那自然就先統計起來唄,再怎么說也總不能閑著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