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其實就是重組海軍陸戰隊的根本目標。
從主觀上來說,周長風自然是樂意之至,但是生活中少不了人情世故,如果自己主動“跳槽”,那在別人眼里就是吃里扒外,以后搞不好還會被下絆子。
見他躊躇,許瞻洺還以為是他不想離開禁軍這個安逸之地,于是如同后世員工招聘一樣宣講起了海軍的好處。
“陸戰隊的規模畢竟有限,又是軍中精銳,優良兵器必然優先裝備,同時薪餉方面也絕不會低。”
“一團歸屬東洋艦隊、二團歸屬南洋艦隊,前者就在京城組建,初期的磨合與操練也是在本地,等后續搶灘登陸的聯訓才會調往寧波。”
“作為試點單位,兩個團的編制也較特殊,可不是尋常的團。這是海軍處委托軍制局搞的編制表。”
旁邊的一名海軍中校遞給了周長風一本精裝的冊子,封皮上寫的是試作海軍陸戰隊甲種團級單位編制章程。
翻開瀏覽過編制之后,饒是周長風見多識廣也不禁傻眼你跟我說這是一個“團”哪有這種規模的團級單位
本部團部、衛戍排、憲兵排、通訊排;
勤務支援單位輜重隊、醫護排、炊事排、郵政所、獸醫所、修械所;
戰斗支援單位重型迫擊炮營、山炮隊、步兵炮隊、戰防炮隊、工兵隊、防空炮排、防化排;
戰斗單位三個步兵營、一個兩棲戰車隊。
重迫營裝備18門128㎜重型迫擊炮,山炮隊裝備6門112㎜榴彈炮,分別用于中遠距離的間瞄火力支援任務。
步兵炮隊裝備6門80㎜輕型步兵炮,不集中使用,而是在戰時視情況而定配屬給各個營分散使用,為其直瞄火力支援。
兩棲戰車隊除了勤務單位外,下轄三個五車制戰車排,算上隊本部的三輛,一共18輛式浮游戰車、即水陸兩棲坦克;其戰斗全重46噸、炮塔與車體正面裝甲分別為14㎜與12㎜、裝備一門384㎜短身管炮與一挺機槍。
編制表上的總人數高達四千一百余人,火力遠超全世界任何團級單位,周長風覺得要不是出于登陸的便捷性考慮,軍制局怕不是會把重迫擊炮營改為裝備18門112㎜榴彈炮的山炮營。
而且其兵源構成也不尋常,一千人抽調自海軍陸戰隊現有的十四個營,另一千人抽調自陸軍各師,全都是優者才能入選,其余的二千余人則為新兵。
如此離譜的編制讓周長風深感詫異,說實話他想不明白為啥要搞這種奇形怪狀的編制出來這不就是一個迷伱的旅嗎
“許長官,與其這么不倫不類,為什么不干脆再大些,編成一個旅”他如是問道。
“因為十條登陸艦最多只能載這么多人和物。”許瞻洺回答得很干脆。
登陸作戰是極為復雜的,兵力投送非常講究效率和準確,大明海軍認為在單一登陸場一次協調十艘大型登陸艦是當前條件下的極限,因此編制自然也就得跟著這個數據來確定了。
軍制局很嚴謹地計算了運力總量,然后設計出了這么一個綜合戰力最佳的奇怪編制。
深有同感的周長風表示理解,隨即向許瞻洺坦言了難處雖然陸戰隊很誘人,但自己好端端地就要跳槽,這怎么能行
聞言,許瞻洺一副“我就知道”的神情,他悠悠道“不必擔心這個,你有意向即可,怨氣決不會沾到你身上。”
嗯,因為這個鍋是我來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