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軍政司認識的第四師的參謀趙寒楓雖然一開始很猶豫,但是在周長風的勸說和忽悠下最終還是同意了,第四師也沒扯皮,痛快地放人了參謀而已嘛,稱不上多金貴。
于是周長風的草臺班子就這么潦草地拼湊完成了,可以說一路綠燈、非常順利。
“聽說海軍陸戰隊又苦又累,你真的要去么”
“當然,這可是多少人擠破腦袋想去的地方,求之不得啊。”
九月十日的晚間,在回家的路上,猶豫了許久的夏筱詩禁不住開口發問,而周長風也故意調侃了起來。
“再說了,留在禁軍的話,以后可能都養不起你哦。”
“我能自給的,”面露猶豫之色的夏筱詩小聲道“何況指不定今后要起大戰,陸戰隊定然是打頭陣,多危險吶。”
“怎么”周長風微微一笑,戲謔道“這就開始擔心我的安危了”
“呵,我只是說說而已,不足為據。”
“是是是,伱說得對。”
沉默了好久,等臨近自家所在的街巷時,夏筱詩才吐槽道“馬上便是開學之日了,到時候又要讓人惱火了。”
回想了一下自己小時候,周長風深有同感,便頷首道“確實,教書育人本來就不容易,管教一些小毛孩就更煩了。”
他停頓了一下,側首笑道“等我之后去了陸戰隊,到時候也有的我忙的,一團上下四千多號人,光是想想就讓人倍感壓力啊。”
“區區幾十人我就覺著難以應付了,數千人馬”只是稍作遐想,夏筱詩就覺得頭大。
在將她送回家后,周長風便返回了駐地,其實于他而言,這也是閑適假日的最后一天了。
翌日,九月中旬的第一天便是大明大江南北的萬千官辦學校開學的日子,同時也恰好是陸戰隊軍官修習班的起始之日。
這個修習班設立于海軍于中城區的一個辦事處,毗鄰小粉橋,北邊不遠處就是南京大名鼎鼎的鐘樓和鼓樓,二者都是洪武年間流傳下來的古建筑了,見證了大明王朝的興衰,每個時辰都能聽到從那兒傳來的銅鐘之聲。
修習辦所在地外觀上看去普普通通、平平無奇,外邊是一排大約十幾顆楊樹旁,大門是蠻子門,門口兩左兩右站著四名衛兵。
周圍的圍墻與其中的屋舍基本都是徽派建筑,白墻、青瓦,步入其中,中間是一座兩層懸山頂的樓宇,周圍還有大大小小六、七座建筑,靠西邊還有兩座小庫房。
周長風前來報道的海軍陸戰隊修習班由東洋艦隊提督府的一名僉事直接負責,前來參與修習的軍官們普遍都年紀不大,能調入陸戰隊那兩個團的要么有年輕有為、要么既有本事又有后臺。
相比之下,二十六歲的自己以同中校軍銜任職一團之長的周長風依然顯得有些“突兀”因為二團團長嚴辰武比自己足足大了四歲,而且人家可是東洋艦隊第一戰列艦隊總兵官的侄子。
由于周長風和謝萬誠等混三旅的幾名軍官是一起前來的,他們被引領至旁邊的一處小屋子,可見這兒已經有好些軍官在等候排隊了,基本都是上尉與少校,兩名海軍文職正在逐個為他們登記。
這個修習班的規格不大,統共也就百人左右,收錄的軍官為上尉、少校、中校,分別對應隊、營、團的主官。
這時,一個語氣平淡的男聲伴隨著腳步聲從后邊傳了過來,“你便是混三旅的周長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