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年間,鑒于傳統的紙筒火箭威力不足,閩粵水師上疏建言,提議以后均改用鐵筒火箭,但沒有推而廣之。
后明世祖在這方面走得更遠,他麾下的兵馬不僅大規模應用了鐵筒火箭,同時還量產了威力更大的硝糖火藥,由于外觀的緣故,人們將之稱為“灰藥”。
此即所謂的“一硫二硝三木炭、加勺白糖大伊萬”是也。
不過因為需要消耗金貴的白糖,所以通常只有在與滿漢八旗交戰時才會使用,普通的綠營炮灰可沒資格挨這玩意的炸。
時至今日,明軍也依然慣用火箭炮,對其的研發工作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早在二十幾年前軍器局就下達了研發現代化的火箭炮的任務,致力于讓古代的“一窩蜂”與“百虎齊奔”以全新的方式重回戰場。
如今的成果自然是豐碩的,軍器局那兒有幾十、上百種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火箭炮樣品與方案,軍隊中也裝備了不少。
不過周長風也注意到,當下的明軍似乎更喜歡重型的多管火箭炮比如式144㎜七聯裝火箭炮和三二式192㎜三聯裝火箭炮,前者彈重31㎏、后者彈重78㎏。
論威力那的確夠大,僅僅一個六門制式火箭炮隊進行一次齊射,能在幾秒鐘的時間里向目標傾瀉42發相當于六英寸炮彈的火箭彈,兇猛無比,然而顯而易見的是它比較笨重。
周長風打算以后上書提議一下,需要一種類似于“107火”那樣的輕型火箭炮火箭彈重量在18㎏左右,太重的話就不方便靈活部署和運用了。
尤其是明軍的預想作戰地域的地形條件都比較復雜,輕便好用才是王道。
夜幕降臨,星空璀璨,如今萬家燈火的明亮程度還比不了幾十年后,無法讓星空顯得黯淡。
返回了住處的嚴辰武剛換了鞋,妻子正準備給他倒茶,可電話卻已經響了起來。
他快步上前接聽,一個蒼勁的聲音從中傳出,“前日伱還問我一團主官最后為何定了那個后生,今日得見,你覺著如何啊夠格否”
這便是東洋艦隊第一戰列艦隊少將總兵官嚴仲,嚴辰武是他侄子。
即使是對于自己的長輩,嚴辰武依然表現得心高氣傲,“伯父,小侄覺著還行。”
“從你嘴里說出這等評價可不多見啊。”從聲音就能感受到電話那頭的人此刻是笑著在調侃。
“伯父,今天不過初見,等過些時日才能見真章。”
“他的經驗比你豐富,可不能礙于面子不加交流。”
嚴辰武很不情愿地說道“小侄知道。”
“那便不多贅述了,你自己心里有數便是。”
對于自己這個心氣甚高、從小到大幾乎沒遇到過挫折的侄子,嚴仲也是有些無可奈何自矜自傲之人豈能掌兵
恰好這次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那就順勢而為,希望那周長風能名副其實,壓自己這侄子一頭,磨磨他的傲氣,如此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將領。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