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拖拉機都比這靠譜
得知待會要強行軍趕路兩個時辰,士兵們雖然有些許郁悶,不過怨氣立馬就被“今晚吃頓好的”的消息給驅散了。
幾百里的行軍演練讓陸戰一團成長了許多,各單位之間的配合也更加熟練。
然而對于裝甲單位而言,他們卻是苦惱不已,因為有些事情是無法靠熟練來避免的。
夕陽西下,一輛摩托車嗡嗡嗡的從隊伍后邊駛來。
車子停在了團部邊上,胸前掛著橙黃色鋁制圓牌的通信兵也不下來,只是用腳后跟蹬下了摩托車的腳撐,抱拳道“報,長官,戰車隊接連有幾輛車拋錨,恐怕無法跟上大部隊了。”
嗯
正在喝水的周長風聞言就皺了皺眉,他給水壺擰上蓋子,抹了抹嘴,“什么情況建制散了”
野戰行軍的裝甲車輛出現故障是很正常的情況,甚至幾輛車同時故障都不稀奇,原地自行修理或者呼叫單位所屬的裝甲搶救車來幫忙就行了。
但是單位主力還可以繼續執行任務啊,又不耽誤。全都不能繼續那就意味著這支單位已經散架了。
他端起脖子上掛著的雙筒望遠鏡,向西邊看去,卻發現已經看不見戰車隊的蹤影了。
“回去問明情況。”
“是。”
通信兵領命,隨即調轉車頭呼嘯而去。
人力傳令和電訊都不可或缺,所以周長風又令道“發報詢問不對,用通話機。”
撥發給陸戰一團的那十臺試制三六式無線電通話機雖然存在許多先天性不足,但瑕不掩瑜語音通訊顯然更加方便溝通。
朝天發射綠色與黃色信號彈各一發,以提醒戰車隊注意通訊。
稍后,安裝完了鞭狀天線并調到了預定通訊頻道之后,通訊很快就接通了。
“呼叫土龍,收到請回復。”
“土龍收到,通訊清楚。”
“你們怎么回事戰車全故障了不能成建制跟上嗎”周長風平靜地問道。
“是的團長,”李濱的語氣很是無奈,“這幾天下來,機械時長都差不多到極限了,今兒一趕路,就接二連三地都栽了。”
摩托小時在明軍的術語中叫機械時長,指的是載具的工作時間,用于計算載具的運行、保養、修理期限和燃料消耗量。
“三百多里,也確實超綱了。難為你們了,組織修理吧,等到了無錫好好休息。”
“是。”
即使是按照冷戰時蘇軍標準,坦克團在二級或二級以上良好公路上行軍,100㎞發生重大故障率在2以內;在天然土路上越野行軍,100㎞發生重大故障率應在4以內。
當今的技術水平自然更差,可靠性更低,經驗也更匱乏。
周長風對此是有心理準備的,他的初衷是想探探如今裝甲單位不大修的情況下進行連日行軍的極限。
150㎞這個檔次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如果再能進步一點就稱得上優秀了。
當最后一抹夕陽黯淡下去之后,西天就只剩下了微弱的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