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而且耗資巨大,顯然她現在只能嘗試后者。
這么多年下來,地方官府和地方醫院已經總結出了許多消滅釘螺的辦法,比如農藥毒殺,或者改變環境,直接挖新溝渠填埋舊溝渠。
除此之外比較方便的辦法應該是火燒,然而用木柴和秸稈進行焚燒的溫度不夠高,焚滅效果不盡如人意。
簡單來說,不夠暴力不夠狠。
那最暴力最狠的、可以施以火攻之法的東西在哪才能尋到呢
答案顯而易見,古往今來人們總是把最先進的科技用在殺戮彼此上。
朱泠婧稍后又電告了朝廷,希望能借調當地駐軍的防化單位。
其實不用她提醒,周長風也肯定要帶上防化排的。
對于躲藏在深山老林等復雜地形下的土匪,還有什么東西比火焰噴射器更高效呢直接用一千度的烈焰把他們凈化掉,多人道、多高效。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陸戰一團繼續在太湖湖畔進行著各式各樣的登陸訓練。
一輛兩棲坦克在浮渡訓練時出了故障,不可遏制的不斷進水,抽水裝置故障。坦克沉了,兩個坦克兵倒是及時逃脫。
大明還沒寬裕到可以隨意將技術兵器棄置不顧的程度,所以陸戰一團次日便組織了幾條駁船將之打撈了上來。
仔細一查,果不其然,是抽水裝置平時的檢修手法不符合規范導致的故障。
“有些人總覺得訓練意義不大,但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絕非虛言。看吧,這要是不出一回事長長記性,以后擱戰場上恐怕就是兩條人命哦,不止,少了一輛戰車的及時支援,搞不好會輸掉整場戰斗的。”
對于陸戰一團之中存在的怨言,周長風借此機會做了回應。
“之后我們不回江心洲駐地了,直接裝車去武漢,然后趕赴宜都一帶剿匪,全團都去,一個不落。”
“不能掉以輕心,思想上要高度重視,這是實戰,要死人的,誰玩忽職守、不當回事,我親自斃了他。”
軍事行動講究的是“先準備充裕之后再如雷霆一般迅速行動”,剿匪亦是如此,不急于一時。
不過皇帝對夷陵州遇襲的事情很不滿,而今民間輿論也沸沸揚揚的,不乏有人大肆抨擊朝廷和官府無能。
所以,既然被抬高到了這個程度,那就由不得陸戰一團慢慢準備了。
根據大都督府參謀處的部署,周圍的翊安軍和兩個師的野戰單位會協助作戰,不過他們不會進山,而是在外圍拉網策應,防止幾股頑匪流竄逃脫。
因此,直接進山執行追剿任務的只有陸戰一團一個單位罷了。
介于任務性質特殊,以及對手狡猾至極,周長風這些天一直在琢磨該怎么擴大戰術上的不對稱優勢。
地面重裝備又進不去深山老林,因此最好借助天上飛的
但是戰斗機和攻擊機一輪攻擊之后還需要繞一大圈才能回來,容易讓目標趁機遁逃,而且載彈量和滯空時間都有限。
所以,什么飛機才能滿足這樣的要求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