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土木工事都偽裝和構筑得非常到位,只有少數較容易發現,大部分壓根辨認不出來。
一些山陵和斷崖被人工方式硬生生的給截斷了,近乎垂直的切面讓好幾個方向的攻擊變成了不可能的事;位于半山腰和山頂的無數火力點好像都經過了嚴謹的計算,許多射界都是重合的,死角寥寥無幾。
據午夜時分奇襲失敗的那個營的軍官報告,對方還在反斜面部署了至少三門迫擊炮,這樣能避免被直射火力的攻擊的情況下,安然向來犯的敵人開火。
可以說無論從哪里進攻,109高地上的守軍都可以集中火力就給予迎頭痛擊,這堪稱完美、漂亮得可以用藝術品來形容的土木工事體系,意大利人還是第一次見到。
與之相比,己方野戰條令中規定的野戰掩體樣式就顯得呆板、黯然失色了。
事實上里卡多還只是看到了一個朦朧的大致外在,如果他知道這座小山除了外邊有因地制宜的表面工事以外,還存在一些復雜的坑道工事的話,恐怕一定會立刻建議安東尼奧少將取消進攻計劃。
寧可向縱深迂回一個大圈子,也絕不去啃這個讓人望而卻步的硬骨頭。
但現在他們并不清楚109高地的底細竟是這般,因此覺得還是存在一定的可行性的。
得益于鐵路運輸的高效,之前半個多月的備戰已經囤積了相當可觀的彈藥,因此六月十五、十六兩日,意軍都在不間斷地炮擊。
意軍干涉軍的航空兵部隊和國民軍空軍分工明確,前者負責空襲縱深地區的交通樞紐、公路、橋梁,后者則轟炸已發現的目標。
不可計數的炮彈和航彈將109高地完全化作了一片火海,原本那兒還稀稀落落有一些灌木和樹叢,可兩天下來卻幾乎蕩然無存
這座小山的表面被炸得光禿禿的,大石頭被炸成了小石頭、小石頭被炸成了碎石粒、泥土都被炸得松松散散了。
然而躲藏在一處處加固工事中的72營c連損失卻十分輕微,炮擊與轟炸帶來的直接傷亡只有寥寥十幾人,但許多人的聽覺因此受損。
十七日清晨,意軍五十二團三營來到了進攻出發陣地,其指揮官正是恩里克少校。
前天夜晚,五十二團對共和軍四十七旅實施的成功突襲中,行動迅速、組織得當的三營功不可沒,他們截斷了旅部和側翼陣地的聯系,直接導致了四十七旅的敗退。
“上面還會有抵抗嗎這兩天已經有幾百噸鋼鐵和炸藥被扔到了山上。”一名端著望遠鏡的中尉感慨道。
“當然會有抵抗。”恩里克淡淡道“但是,一定可以擊敗他們。”
火紅的太陽緩緩從地平線上升起,將萬丈光芒灑向大地。
“轟轟轟”的炮火準備下,參加進攻的兩個連的意軍選擇了一條之前未曾嘗試的進攻路線。
當炮火開始向后方延伸時,他們便以預先準備好的四個梯次發起了進攻,五輛cv33也伴隨著他們一同前進,但是停在了進攻出發陣地上,作為機動火力點進行支援。
率先參加攻擊的c連自作聰明,帶隊的上尉發現沿著山脊線的旁邊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山溝似乎很安全,好像可以以之為掩護
結果第一梯隊的兩個排七十幾名意軍士兵就稀里糊涂地闖入了周長風親自指導布置的殺戮區域。
這彎曲的山溝內不僅隨機埋設有地雷,而且側面還有射界良好的暗堡,山溝的大部分地方都處在機槍火力封鎖下。
交戰開始后,山溝中回響著g34和g13獨特的“噔噔噔”聲,以及繳獲的菲亞特7914型重機槍的“嗒嗒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