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這條消息也持續發酵,許多家報紙都刊登了一些有意思的社論。
所謂社論就是報紙刊物對熱點時事做出的長篇評論,往往會借其闡述自身觀點和政治見解。
這樣一來,許多政治立場不同的報紙便一如既往的針鋒相對了起來,關于此事的社論也漸漸的從靠后的版面往前移動,江南民報更是干脆以頭版刊登。
“父皇,此事倒是有趣,就報刊而言,民間對其評價雖然各不相同,然而大都贊許,不少評價都相當中肯,負面評價寥寥。”
斜陽西垂,皇帝、皇太子、公主三人很少見的同行在莫愁湖畔散步。
鮮紅的晚霞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仿佛一縷縷火焰在翻滾著。
皇太子回答完,負手而行的皇帝微微頷首,“你的見解呢,講講。”
“常人只在乎對不對自己喜好。對于尊崇國族的人而言,周某人統領異國兵馬在佛郎機戰績斐然,又攜諸多成果歸來,這無疑讓他們甚是自豪。”
“而左翼人等對此自然是贊不絕口的;至于其余的中間人此舉并不違逆仁義道德,看熱鬧之余,至少不會批評。”
皇帝“嗯”了一聲,不置可否,沉默了一會兒才又開口道“看出來了嗎尋常爭辯不休的人們,有時候亦能保持一致。管中窺豹,便可見當下時事、思潮、群情。”
“縱觀民間百家大中報刊,偏右的占了小半,近些年又還有愈來愈多的中立者轉而右偏,兒臣覺著這不大好,今后極易失衡。”朱立鍥再一次向皇帝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皇帝悠然回道“時勢就是如此,可緩不可逆。”
朱立鍥沉默了幾秒,話鋒一轉,“不止是軍部,民間諸多商賈同樣垂涎南洋,今年,東西必有一戰、早戰勝于晚戰的論調越發流行了。”
“日夜為此憂心,不累么”皇帝笑吟吟地反問道。
這讓身后的二人怔了怔,朱立鍥苦笑道“兒臣多少還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江山社稷暗流涌動,兒臣可不敢不在乎死后滔天洪水啊。”
別說死后不管洪水滔天了,就大明目前這樣子,要是敢亂來,怕是活著的時候就要被洪水席卷了
崇禎帝自縊于煤山,咱總不能去神烈山上吊吧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話人人會說,可真正能耐心做到的卻沒幾個。”皇帝停下了腳步,望向了西邊落日的方向,“就如今這紛亂的天下局勢,大戰絕無可能避免,與其憂心早晚,不如考慮如何順勢切入吧。”
“您的意思是”
“這就得綜合民意、時勢,還有別國的行為來應對嘍,先發制人、后發制人,各有各的理。”
面色復雜的朱立鍥欲言又止,少頃,他才嘆道“不知為何,父皇,當下的大明給我一種失控感,似乎無論如何努力與傾心,最終都稱不上完全正確。”
推一本作者群中朋友的書噢,有興趣的可以去瞅瞅。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