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第二二〇章不聽不聽頑固不化;假戲真做
“吃虧少”那位小老頭少將摸了摸白須,評價道“若是這般想,倒是有避重就輕之嫌哦。”
“這其實算顧頭不顧尾。”旁邊的一名上校半嘲笑地說,他就是應天陸軍兵工廠的督辦丁鴻。
“前輩可能言過其實了,”神色如常的周長風不慌不忙地說“依我在烏斯藏之戰和西班牙內戰的實戰經驗來看,步槍和輕機槍有百分之八十的情況下是射擊二百米內的敵人,呃如果把距離放遠到三百米,那就占比超過九十了。”
“那其余的一成呢”
“超過三百米,槍支射擊精度會大大下降,此時不應該依賴普通槍支,該輪到迫擊炮和重機槍發揮威力了。”
這時,有個老者推門而入,眾人循聲看去,居然是南安侯龐令啟。
在場的人們都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見過指揮同知。”
雖然尊稱爵位更顯正式,不過眾所周知龐令啟在軍事上沒才華卻努力、在政治上不努力卻天賦異稟。越是缺什么就越喜歡什么,大家自然也都投其所好,稱呼軍職比爵位更加討喜。
仍然精神奕奕的龐令啟掃視了一下房間中的眾人,然后將目光落在了周長風身上,“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戰前準備自然越充分越好,囊括、考慮的越是周全,打起仗來的勝算越大。”
這不是扯淡嘛,合著還真成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了
“但前輩,這不是一碼事啊,如果能兩全其美肯定最好,問題是現在的技術條件達不到,所以必須要有取舍。”周長風繼續侃侃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既然要提升中近距離步兵分隊的火力,相對應的肯定要舍棄些什么。”
“但這要舍棄的未免太多了,采用全新的子彈和槍支所涉及到的軍工生產的調改幅度不可謂不大。”丁鴻如是道。
他沉吟了兩秒,繼續說
“以我廠為例,不倒班,二十三厘步機彈年產量有兩萬萬發,月產二十一式步槍二萬四千支、三三式輕機槍七百挺。”
“生產線一改,調整一月、試產半月、測試一月,最快也要兩個半月,在那之后的產能大概只有現今一半,要花上一年才能恢復到如今。”
“何況你所謂的新式步槍是半自動,其工時和成本可比尋常栓動步槍要大多了,造一支二一式步槍不過十四個工時、九十圓,這半自動的新槍,怕是要翻三倍。”
“如今這世界局勢說不準何時戰火就要燒起來了,我國朝要擴軍和預備軍械,主要產能是萬萬不能有變動的。”
去年,諮政院通過了一個基本戰備法案,大明陸軍擴編了四個甲等步兵師和一個野戰重炮旅,海軍額外獲得了一億兩千萬圓,空軍擴編了殲擊和輕轟炸支隊各一個。
而今年勢必還要進一步增加,軍部從年初便開始在四處游說了,據稱從六月份開始諮政院的議員們就已經在扯皮,迄今已經有三個月之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