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減刑;建議入股槍廠
“拿杯酒來。”
“陛下,您還在休養啊,不宜飲酒的。”
“今日難得有些興致,姑且小酌一二吧。”
“是,您稍后。”
西苑,莫愁湖畔的水榭旁,一名年輕的宮女端著托盤走了過來,但卻被那位女官拿起了上邊的酒壺,倒滿了兩個杯盞以后便撤掉了酒壺。
宮女捧著酒壺離開了,而女官則端著托盤轉身走進了水榭。
望著呈上來的兩個杯盞的雙溝大曲,皇帝難免心生些許不悅,但很快就化作了一絲憂郁和無奈。
小酌一二,還真就兩小杯啊
哎,歸根究底還是身體最重要,自己這一把老骨頭又還能堅持多久呢
生老病死永遠是人生中無法回避的問題,“萬歲萬歲萬萬歲”再怎么說也只是虛言,長生不老只是神話傳說中的美夢罷了。
皇帝這個職業實在不同尋常,為了維護自身權力必須不近人情,可權力的繼承和交接又是無法回避的事情,因而導致太子成了首屈一指的高危職業。
東西兩漢的十三位太子中有四位被廢或被殺;唐朝十八位太子高達十位遭廢殺;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政權更迭迅速,局勢混亂,太子的處境更加糟糕。
不過值得明人自矜的是,即使有地位微妙的明仁宗這樣的個例,以及明憲宗幼年時的遭遇,但至少前后兩明的太子們最后還是都成功繼位了,沒有因此出現過朝野動亂。
同時由于朱元璋草根出身的緣故,他對于親情更為看重,朱標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最受信任的太子,沒有例外可言。基于此,明朝皇室內部的關系比之歷朝歷代都要親近許多,更貼合平民。
這個算不上特色的特色倒也被后明留存,皇族內部的日常生活少了些內外感佩、多了些人情味。
對于朱立鍥,他的能力在皇帝看來絕對夠用,縱使稱不上那種天賦異稟的中興之輩,也比諸多碌碌無為的守成之輩要強。
但其固執的性格是一個很大的減分項,尤其是在歷史分岔口的時候,君主的堅定態度往往適得其反搞不好就一條路走到黑了。
這就是為什么正常的君主極少在一開始就說明自己的立場,而是在作壁上觀、審時度勢以后才表態,同時還不乏順勢而為與能屈能伸的品質。
堅毅是堅毅,執拗是執拗,這兩者相去甚遠。
因而皇帝在此之前一直在掂量著是不是該在宗室中再培養幾個人,以后也好幫襯一下。
至于朱泠婧,皇帝一直遺憾于駙馬的早逝,而她又不樂意再嫁,皇帝也沒作強迫,便由她去了。
而她決心投身政壇這事,他起初是不太在乎的,權當她是因為生活乏味無趣而在找樂子,可沒料到居然還搞的有聲有色的,倒是古往今來罕見的稀奇事了。
在皇帝看來,她稚嫩的權術就如同是小孩子把戲,還不如三十多年前剛繼位的自己,畢竟自己可是手把手被教導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