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樓是磚混結構,不是框架結構,不宜作為堅固支撐點。”
“為什么呀不都是鋼筋水泥么。”
“磚混結構的外墻也要承力的,如果被破壞的話,整體性就失效了,實戰中挨幾發炮彈可能就會塌半邊。”周長風轉身抬手指向了上方的一根縱梁,“但框架結構只用梁和柱來承重,外墻只起圍護作用,全拆掉也沒事。”
夏筱詩不明覺厲不懂,但是覺得很有道理。
“厲害,先生你怎么連這都知道”
見她星星眼的神情,周長風干咳道“不值一提,只是合格軍官的基本修養。”
“嗯,我們走叭,這兒是京城,誰都打不進來的。”
“這不是一碼事。”
雖然大清早的就出獄了,但因為從棲霞山到南城區花費了太久的時間,所以二人沒逛多久便已是正午。
當他倆在街道上漫無目的地尋找著中意的餐館時,從京城各處乃至外地趕來的閣臣與高級將領們正在陸續進入文華殿。
在休息間稍作停留以后,他們便被引領著來到了最大的一號議事廳。
碩大的大方桌足足有兩米寬,長度則容許面對面的擺下十把椅子,現在上邊每一個位置前都整齊擺放好了茶杯和密封的文件。
在侍從們的安排下,一眾大佬都陸續落座。
望著眼前被被印著紅色“絕密”字樣的牛皮紙密封的文件,有人側首問道“現在可以拆不”
“您請便。”
此起彼伏的“嘶啦”聲中,一封封文件被拆了開來,一道道探究的目光迅速瀏覽著上邊的文字。
這時候,林羲與一名看著神采奕奕的瘦高中年人先后邁過門檻走了進來。
見狀,議事廳內的十幾人都不約而同地看了過去。
有人欣然道“年中以后至今兩個月沒見著衛國公了,近來身體可還好”
財政閣臣李光遠笑道“瞧他面色不就一清二楚了老夫光是數十載的老山參就送了好些盒,自然好得很。”
作為如今大都督府的一把手,衛國公吳維煥同時還兼任衛戍指揮使司指揮使,但后者其實只算是掛名。
聞言,他不禁笑道“好你個李明垠,你送的那些老參豈能胡吃亂補”
缺啥補啥,亂補是要出事的,尤其是人參這種大補之物。
今年年初的時候,因為突發急性胰腺炎,吳維煥可謂在鬼門關前走了一圈,萬幸最后還是被搶了回來,半年以來一直在休養。
隨著兩位關鍵人物到場,這次的會議就此開始。
瀏覽了各自手頭的文件以后,在場的眾人很快就明白了目的之所在哦吼皇帝確實在打倭國的主意了
林羲掃視了一圈,緩緩開口介紹道“諸位都看到了吧這個甲字四〇七一號改五計劃最早可以追溯到至昌六年,時至今日已經陸續修訂過五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