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天皇,其好不容易在明治憲法中確立的一些權力又失去了大半,如今只能算個吉祥物。
表面上,現在的倭國中央治下靜岡、神奈川、東京、長野、千葉是一個由軍隊和文官政府并立的二元結構,但它本質上是一個長期以來深受英國人左右的財閥豪強集團。
對于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來說,英國人和明人沒有本質區別,當誰家的狗不都一樣他們依舊能繼續享受特權。
但同樣也有不少人堅決反對,認為英國人至少尊重習俗和文化,可明人如果來了,恐怕會來一場徹底的大洗牌,焚書毀字,徹底將大和族從文化上抹除,而他們這些權貴也只是用過即棄的奴才。
從年初至今兩個月,雙方爭論不休。
隨著英國人開始陸續撤離資產和駐軍,這些財閥豪強們也越發的慌張和忐忑。
最近半個月,一面面米字旗被降了下來,一隊隊頭戴湯米盔、肩扛李恩菲爾德步槍的英國士兵邁著散亂的步伐前往碼頭登船,以往那些包著紅頭巾、耀武揚威的印杜警察也不多見了。
大明方面幾乎是半公開的報道著軍隊的動向,很明顯是故意之舉。
南北兩路大軍,北路軍自朝鮮出發,南路軍渡海直接登陸東京。
作為古代目征夷大將軍的所在地,以及一個甲子以來的“首都”,東京可謂是心臟般的存在。拿下東京,日本朝廷就不復存在了,或者說完全處在明人的掌控下,其余的藩鎮又能有何抵抗之力
初六的清晨,整備完畢的第二軍在海州正式啟程,六十多艘大小戰艦和幾十艘貨船組成的龐大的艦隊耗費數個小時才編組好,向著東京灣進發。
也正是在這一天,東京的權貴們召開了第十四次關于此事內閣會議之前十三次都無果而終。
天空呈現出一種灰黑色,一如眾人的心境一樣陰郁低沉。
許多權貴已經六神無主了,又或者滿不在乎。
眾人之中只有陸軍大臣主張堅持抵抗,財政大臣也大體認同,覺得有可能爭取到美國人的支持。除此之外,其余人都主張乖乖就范,恭迎王師。
“我再次重申,抵抗是毫無意義的,東京灣對于明人而言就像是可以隨意出入的荷塘,我們的全部軍艦加起來還不及他們的一艘戰列艦。”外務大臣吉田長正沉聲道。
“這樣半點勝利希望都沒有的防御除了激怒明人以外毫無用處。”內務大臣中村賴元目光銳利地盯著對面的幾人,嚴肅地說“無論是為了國民還是為了我們自己,順從迎接才是正確之舉。”
“抵抗能證明我們并不會任人擺布,是為了牟求更好的待遇。不抵抗明人會認為我們軟弱可欺,把我們當作奴才任意擺弄,那會徹底葬送日本”陸軍大臣賀野奎吾大聲道。
聞言,吉田長正冷笑道“我聽說你的宅邸后邊有平地和倉庫,里面準備著一架小飛機,一旦情況不妙你就要逃去大阪,是嗎”
賀野奎吾被當眾揭了底,但仍然保持鎮定沒有失態,反而譏誚道“難道你們就沒有準備好退路嗎在你們心里,自己的命運和大和族的命運哪個更重要”
就這樣,氣氛再次劍拔弩張起來。
眼看著這次內閣會議就要像之前十三次一樣無果而終,陡然,有秘書叩門闖入,既驚恐又急切地說道“不好了,第一師團兵變了,有叛軍正在趕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