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翼單發,五架。高度1120,速度190,方向67,裝訂”
根據高度、速度、方向等數據匯總測算的結果,炮組成員之一使用特制的扳手為128㎜艦炮的機械引信裝訂時間,炮彈在出膛后就會開始倒計時,從而在預定高度爆炸。
滄州號驅逐艦最先開火,幾發128㎜對空破片彈在一千多米的高度爆炸,一團團黑灰色的煙團綻放于潔白的云朵下。
敵機編隊一份為二,三架繼續迎面飛來、另兩架則轉向爬升準備接戰。
慢吞吞的雙翼機對于大戰中后期的戰艦而言幾乎相當于活靶子,但現在卻不一樣,列強海軍也尚未摸索透防空火力的最佳搭配。
美國人還在用著127㎜機槍和28㎜“芝加哥鋼琴”高射炮,缺少中口徑防空火力,而且小口徑防空武器的性能不佳。
俄國人用的是127㎜機槍和762㎜艦炮的搭配;英國人除了127㎜機槍之外倒是裝備有40㎜“砰砰”炮,但其性能落后,圖省錢省事的英國人就選擇了多門聯裝,以數量彌補質量,出現了雙聯裝、四聯裝,乃至八聯裝。
大明海軍則是以208㎜高射炮和128㎜艦炮相搭配,并輔以少量128㎜高射機槍作為補充火力。
三架斗牛犬戰斗機迎著漫天炮火堅持接近,爆炸致使飛機不斷地起伏顫抖,高速破片在機翼、機身蒙皮上劃出了一道道口子。
隨著距離和高度的下降,雙聯裝的208㎜也隨即開火,無數發曳光彈劃出一道道顯眼的光痕
“砰砰砰砰”
眨眼間,整支艦隊共同編織出的兇猛火網幾乎完全籠罩住了那幾架飛機。
與龐大的明軍艦隊相比,寥寥幾架飛機實在顯得渺小,這樣無畏的以小博大的情景讓明軍將士們既輕蔑又感慨。
蘊含著四萬焦耳動能的208x112㎜穿甲燃燒彈徑直命中了其中一架斗牛犬戰斗機的正面,引擎瞬間被毀,躥出了黑色的濃煙。
接下來的幾秒里,又接連有六、七發炮彈擊中了它,右側機翼幾乎被截斷,整架飛機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一樣墜入海中,濺起了巨大的水花。
另兩架飛機的下場也沒好多少,面對熾熱的火網,它倆先后被擊落。
其中一架飛機掛載的一百瓩100㎏航彈因為墜海時的巨大沖擊而被誘爆,炸出了一團二、三十米高的水柱。
來襲的三架敵機至此全滅,艦隊官兵們不約而同地松了一口氣。
但就在此刻,又一架飛機忽然從云層中顯形,向下高速俯沖它脫離了和明軍艦載戰斗機的纏斗。
“敵機”
雖然反應慢了半拍,但艦隊防空火力依然覆蓋了它。
因為本打算讓它執行纏斗任務,所以這架飛機其實壓根沒有掛載航空炸彈。
深綠色涂裝的斗牛犬戰斗機被幾發炮彈擊中冒出了白煙和黑煙,然而整架飛機卻在飛行員的操縱下直直的指向距離它最近且價值較大的章和號戰列艦。
近乎垂直的俯沖可比之前那三架飛機平飛的攔截難度大得多,如此極限的俯沖幾乎讓這架十年前制造的老舊飛機自行解體。
水兵們瞪大了眼睛,驚詫至極的望著那愈來愈大的飛機高速逼近。
“唰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