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噠噠噠”
廠區的殘垣斷壁下,無數負隅頑抗的抵抗軍拼命地向逼近的明軍開火,但是一切暴露的火力點都遭到了坦克炮或步兵炮的無情轟擊。
試制的火箭筒雖然射程不遠、精度一般,而且主要用途是反裝甲,可官兵們認為它們在打擊敵軍時比槍榴彈還要好用。
在煙幕彈的掩護下,一個突破分隊接近了廠區西南。
“呼”
他們使用火焰噴射器毀滅了兩個由鋼筋混凝土碎塊和許多沙包構筑成的重機槍火力點。
黃中帶紅的“火龍”噴涌而出,澆在目標上,散發出陣陣熱浪,讓人覺著好似被六月驕陽炙烤。
殘酷的鏖戰持續到中午,陸戰一團已經攻占了一半的廠區,殘余的敵軍被壓縮到了城區北邊和東北邊。
僅剩一千多人的抵抗軍彈藥告罄,子彈均分給每個人尚不足十發,殘存的兩門迫擊炮開起來也只有十幾發炮彈了。
“我決定發起反擊,所有人自愿參加。其他人原地待命,之后準許投降,也可以向城區撤退。”
在半塌的三號廠房的地下室,藤原義春向在場的軍官和士兵們下達了命令。
“我來帶隊反擊吧,閣下,部隊的指揮還需要你。”副官懇切地說。
“不用了,已經沒意義了。”
一刻鐘后,大約五百人集合在了殘垣斷壁后邊的小小平坦地。
衣裝各異但都殘破不堪、神色疲憊但都目光銳利,在場的人之中還不乏有胳膊、腦袋纏著繃帶的傷兵。
在中佐的帶領下,所有人按照各自家鄉所在地三個一伙、五個一群的匯集,然后紛紛跪倒在地,朝著那個方向一下又一下的叩首。
他們低聲呼喊著親人的名字,然后是當地的山或河的名字,這可以說是一個傳統習俗,武士們期望這樣能夠在他們陣亡后,魂魄也能回家。
這注定是一次決死的反擊,彈藥幾無,待會將要直面明軍的兇猛而炙熱的火力,無人相信這次的反擊能夠起效,所以實際上大家都清楚這等于是去死。
有人在喃喃自語、有人在互相寬慰、有人在盯著妻兒的照片看、有人拿著石頭磨著刺刀
仗都打到了這份上了,這些日本人自認為已經做了一切能做的了,但是他們并不想就此合情合理的放棄,而是打算以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態戰斗到最后。
幾名護旗小隊的官兵舉著一面旗幟走到了隊伍的最前邊,旗幟是白底紅圓,右邊和左邊分別寫著“守土”和“抗爭”。
緊接著,為首的幾名軍官站了起來。
他們身后的其他士兵們也都隨之紛紛起立,齊刷刷地將刺刀插上了步槍,在正午陽光的照射下,仿佛是一片閃爍的光點海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