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發動機和風冷發動機各有優劣,綜合性能不存在高低之分前者的正面面積較小,風阻更低,但維護保養難度很大;后者恰恰相反,因為是風冷,為了保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氣缸要在正面平鋪,所以外觀是圓鈍的。
大明空軍并不想在風冷發動機上一條路走到黑,有人未雨綢繆的提出可能還是需要擁有堪用的液冷發動機,這樣才更容易打造出性能頂尖的戰機,哪怕其可靠性和出勤率都不咋地。
因此,空軍近來正在籌備另一條路,也就是尋求液冷發動機的技術來源。
英國人自然是不會答應的,美國人除了萊特和普惠的風冷發動機之外,只有艾里遜公司有液冷直列發動機,但稱不上優秀。
既然都已經為了圖省事而選擇引進外國技術了,那肯定是盡量搞最優良的,不然還不如自行研發。
故而空軍相中了法國人的西斯潘諾絮扎公司的12y21型液冷發動機這其實是一家西班牙的公司,都已經準備發出生產許可申請了。
不過,這是要花錢的。
與之相比,德國人拿出的籌碼顯然極具分量品質不錯,而且無需耗費真金白銀。
雙方在這一點上迅速達成了共識,過程非常之順利。
至于其它的武器裝備,德國人也不遮掩,很大方地展示了人民軍所裝備的各式兵器,乃至連仍在試驗階段的新玩意都不避諱的拿了出來。
新型792㎜重機槍、新型20㎜高射炮、新型13㎜航空機槍、新型533㎜過氧化氫魚雷、新型20t級步兵支援坦克
一大票琳瑯滿目的兵器,這些錄像、圖紙、縮比模型擺在大明會談人員的面前。
然而其中大部分玩意都沒什么可稀罕的,能夠吸引明人注意力的也只有過氧化氫魚雷而已。
盡管沒有凡爾賽和約限制德國人研發重機槍,但通用機槍依舊誕生了。
條約限制只是推動通用機槍研發的其中一個因素,人們對于“機槍”這一武器應用方式的探索同樣是重要因素我就是想魚和熊掌兼得,要一種能方便輕重兩用的機槍,適合步兵戰術,要不你們試試
因而德國人在研發了傳統的重機槍g28以后,基于g31歷史上的g13和g30又還是折騰出了g34通用機槍。
因為德國人對g34的保密程度較高,大明派往西班牙的軍事考察隊并未獲取過樣本,只道聽途說的搜集到了口頭描述和一些照片。
倒是國際旅因為接收了一批德社直接援助的武器而使用過,周某人在棲霞軍事監獄撰寫的報告專門闡述了其評價,認為這是意義非凡的、開創性的兵器,但不符合本國國情。
審閱報告的軍部人員采信了他的看法,但現在在觀看了錄像以后,在場的幾名軍部人員又有些動搖了無它,唯犀利耳
每分鐘900發的高射速,12㎏的重量,兩腳架輕機槍狀態、三腳架重機槍狀態、防空高射狀態都可以迅速轉換,就使用性能而言實在優秀。
不過在問詢了技術細節以后,他們又“回心轉意”了。
原料利用率只有25,每制造一挺就需要耗費大約50㎏的優質鋼材
全槍零部件總數量多達200個,比三七式重機槍多了二成多。
連續射擊的故障率接近15,遠遠達不到兵部軍器局規定的02的標準。
德國人這究竟是在造槍還是在造工藝玩具
g34沒能入的了軍部人員的法眼,但他們覺得輕重兩用機槍的設計思路存在價值。
至于過氧化氫魚雷,中方代表明確表示了意向海軍方面對此折騰許多年了也進展不順。
雖然提議建立基本國防合作的提議被拒絕了,但以技術與機器換取資源的想法卻達成了共識,這雙贏的局面讓雙方的心情都甚好。
這一天是四月初五的中午時分,會談之后,氣氛融洽的雙方便順勢進行了一場低調的午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