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又當又立;殿下,你畫的餅該兌現了
“這個編制很大,滿額九千人啊。”周長風嘆道“再加個步兵團,然后把炮團增到三營,再把輜重營升成團,這就可以直接改成陸戰師了。”
“看今后的需求吧,現在海軍還是有分歧,姑且按保守的來。”許瞻洺抿了一口茶。
與其說這個編制是一個旅,不如說他是一個削減了輜重單位的簡編師。
因為規模略小,不顯臃腫,這個旅的短期戰力并不亞于一個步兵師;但相應的,它的持續作戰能力較弱。
可以說軍制局和海軍十分之精明兩棲登陸作戰本就是短期決勝,可不是正經的陸地野戰可以你來我往的博弈。
短小精悍的單位還更加方便遠洋投送,如此一來,設計出之前的陸戰團和現在的陸戰旅這種奇怪編制也就不足為奇了。
投送一個步兵師需要十六萬噸標準船運量,而陸戰旅預估僅需十一萬噸。
“標準船運量”是大明海軍用于計量部隊、物資在運輸時需要占用的運力的特殊單位。各種船只的載貨量和載員數根據其船體設計差異也有所不同,故而會在計算時乘以系數。
譬如有三艘船,一艘征用的四千噸貨輪,系數取12;一艘征用的七千噸郵輪,系數取09;一艘在役的一千噸登陸艦,系數取15,這三艘船的船運量就是4000x127000x091000x1512600噸。
許瞻洺之所以說這是“按保守的來”,是因為陸戰旅的編制設計是單向側重于搶灘登陸和堅守登陸場,并未考慮要向縱深挺進、持續作戰。
按傳統觀念來看,后者應該是陸軍的任務。
而海軍內部也有人認為應該將陸戰隊建設成更為均衡、全能的部隊,同樣能夠獨立遂行縱深攻擊的任務。
分歧由此產生那這樣的海軍陸戰隊還叫海軍陸戰隊嗎與陸軍有何異最大的特點都沒有了,干脆改名海軍步兵師旅算了。
“這就要涉及到影響力與權利之爭了,真要這么做的話,陸軍那邊肯定也不高興。”
“前輩說得對。不過這樣趨同可能就是未來的走勢。”
“那就看后人們如何編組了。”
“其實我覺得彌補一下陸戰單位的持續作戰能力有利無害,現在這個配置,后繼乏力,有點曇花一現的感覺。”
盡管現在遠遠談不上軍種對立,但此舉無疑會加劇這方面的不良影響,軍部可能不會考慮這方面,但朝廷則不然。
就平衡之道來說,陸海空三軍各司其職,互不干擾,無輕重之分無主從之別,這是最為理想的;而越俎代庖是攪亂規矩的取禍之道,必須避免。
可政治畢竟是政治,許多時候會和軍事實際相悖。
“好了,甭操心這些。”許瞻洺擺了擺手,笑道“你部在日本無所事事個把月之久,現在回國了就得收收心了。你的理論工夫很好,可以寫寫各方面的建議和構想嘛,多多益善。”
周長風滿口答應,不過心思已經飛遠了。
以目前的狀況來看,陸戰一團的擴編工作大概今年年末或者明年年初就會開始,自己能否穩妥的摘下旅長一職
二十八歲晉升上校掌管一個整旅,這在大明還是前所未有的首例。
二十八歲的上校倒是有一些,兩只手數不過來,最年輕的甚至還有二十七歲的。但這些全都是關系戶,并無獨當一面的本事,他們大部分人都不是指揮人員,而是在各個部門坐辦公室,僅有極少數在部隊擔任副職混資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