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尷尬的周長風只得開口道“計算出的濃縮鈾球體需要約九厘米半徑,總質量大約五十八公斤。”
這個數據其實與標準答案略有出入,但差別不大,只相差幾公斤而已,大概是因為計算時選擇的極限狀態不同的緣故。
朱泠婧面色古怪,她緩緩走回自己的座位那兒坐了下來,開口道“這個結果不上不下的。說它多吧并非天方夜譚,說它少吧又要幾十公斤之多。”
“確實,這肯定會是一項大工程。”
嘖八字還沒一撇哦不,八字剛有一撇,還沒說要辦呢,咋就說起工程來了
“若是我沒記錯,開采出的鈾礦石之中,鈾二占比尚不及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鈾二三八。”神色平靜的朱泠婧看著幾步開外的周長風,淡淡道“二者之區別僅僅在于相差三個中子,想要將其分離開來談何容易。”
“”周長風點了點頭,沒作聲。
“且看內閣與軍部商議吧,這是要傾國之力的大事。”
說完,朱泠婧又補充了一句,“我覺著這樣浩大的事,相同的資源投下去,恐怕足夠打造一整支艦隊了。”
不得不說,你的直覺倒還挺準的。周長風在心中如是說道。
歷史上曼哈頓計劃大概斥資二十多億美元,而一艘依阿華級戰列艦造價一億美元、一艘克里夫蘭級輕巡洋艦三千萬美元、一艘弗萊徹級驅逐艦一千萬美元。
事實上朱泠婧本人對此非常感興趣,而且也認同其可行性。
既然物理實驗已經證明了反應之存在,同時理論計算也確定其具備可行性,那么這樣事物注定是行得通的,無非是代價而已。
如果是在和平時期,她肯定樂意長期投資于這項工程,只可惜如今的局勢讓她無法那么“大方”了,她必須謹慎對待這種耗資巨大的計劃。
倘若最后未能成功,反而浪費了巨量資源,最終致使戰爭天平逆轉,那她估計要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陛下,那之后專門組織一次研討會吧,這件事太重要了,一定得認真權衡。”周長風提議道。
“準了。”朱泠婧答應得很干脆,“而且不論是否推進,初期研究都應該繼續下去。”
少頃,她在思索過后又說道“許尚丹年歲已高,任教尚可,但沒法勝任這等辛勞的活。錢源開也是個有才的,精力充沛,很合適。”
縱然世事變遷,但著名的錢氏家族卻依然璀璨,名人輩出。
年方四十二歲的錢源開就是其中之一,他所率領的研究小組一直走在大明高能物理研究的最前沿。
錢源開畢業于上海格致大學,并且擁有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他與玻爾相識,私交不錯。
至昌二十八年時,為了更好的研究高能物理,他居然從工部那兒申請到了巨額經費,在上海格致大學建立了首屈一指的大型實驗室。
隨后建造了全世界首臺二十五寸、800㎜的回旋加速器,三年后又建造了另一個五十寸、1600㎜的加速器,重達三百噸。
毫不夸張的說,現如今大明高能物理的半壁江山都是這位天才打下來的。
事實上作為穿越者,周長風有一種奇特的迷信聽到姓錢、且出自錢氏家族就油然而生一種莫名的心安,覺得這事已經十拿九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