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邊是一望無垠的北海湖,淺藍色的湖泊清澈無比,像晶瑩剔透的水晶一樣。寧靜的湖面上在秋風吹下泛起一道道漣漪,晨曦的柔和陽光灑布在上面,粼粼波光閃爍。
金秋十月正是白鮭魚最為美味的時季,湖畔的漁民們捕上來的新鮮白鮭魚被四十七師后勤單位采購一空。
于是士兵們的早飯就成了獨特的餅干配魚湯,雖然結實的咸餅干不好下咽,但好在熬制的白鮭魚湯鮮美無比,二者結合,倒也稱得上是不錯的一頓了。
“轟轟轟”
早上700,第一四一步兵團第三營所屬的80㎜迫擊炮非常準時的向鴨兒嶺前方的原野齊射了兩輪,十幾發迫擊炮彈爆炸掀起了一團團煙塵。
風吹、煙散。
躺、蹲、坐、趴,位于野戰工事中的明軍官兵們很是自在,他們在興致勃勃的閑聊著。
有人打賭那些俄軍一定識相的撤離了,也有人認為對方肯定不見棺材不落淚,于是大家就開始現場下注了。
等同于最終警告的炮擊過去十幾分鐘后,早上729,團屬128㎜重型迫擊炮和營屬80㎜迫擊炮開始直接轟擊鴨兒嶺主體。
爆炸的閃光忽明忽暗,隆隆爆炸聲隨后緩緩傳來,聲響如同年節時燃放的二踢腳一樣,卷起的塵土幾乎遮蔽了這座小小的土丘。
“二隊、三隊的,收拾東西,準備動身”有軍官在大聲招呼了。
在火力準備的同時,兩個隊二百余步兵隨即離開了二線陣地,分別來到了鴨兒嶺西南與東南方向的進攻出發陣地。
官兵們嚴格遵循預定計劃,當時間來到740時,領隊的軍官便立刻下令出動。
隊屬迫擊炮與重機槍部署在進攻出發陣地的左右兩翼,直接掩護步兵們;而三個排的步兵們則在半盞茶的工夫里展開了隊形,一百多人分散于方圓兩萬余平方米的廣袤原野中。
在將近四百米進攻正面寬度上,徒步發起沖擊的明軍步兵們動作神速只要沒有遭到敵方火力攔阻,須盡快拉近距離。
“砰砰”
高地上,耀眼的槍口焰驟然閃爍,步槍與機槍的射擊聲也當即響了起來,顯然有一些人這次賭輸了。
沖擊中的步兵們借勢臥倒,然后俯臥于地開槍反擊,雙方就這樣展開了對射。
這樣的抵抗無疑是象征性的,既然團屬火力不足以使之屈服,那師級呢
保持靜默的山炮團終于得到了開火許可因為攜行的彈藥有限,師部其一開始并不想讓他們開火,以免之后交戰時出現彈藥不足的窘境。
“咚咚咚咚”
震耳欲聾的齊聲咆哮仿佛是擂響的戰鼓聲,五十四門112㎜榴彈炮進行了三發急促射,隨后又進行了五發等速射。
四百多發112㎜殺爆彈被傾瀉到了小小的零八九高地,地動山搖的感覺讓身在一線的明軍步兵們歡欣鼓舞。
一發藍色信號彈從己方陣地升空,表示己方炮兵已停止射擊,不必擔心誤傷,可以繼續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