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一些上了年紀的老舊機器能更新換代的就盡量淘汰掉,從而提升生產效率。
由于“搬家”麻煩多多,平常沒人愿意干,這期間也必定會耽誤時間、減少一些裝備產量,但從長遠看來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除了對現有的大大小小的兵工廠進行調整改組之外,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建設新廠也是重要一環。
作為戰備法案的子計劃之一,特三號兵工擴充計劃已經拉開了序幕。
于邯鄲州的廠址挑選完畢后,工部指令國立鐵路公司抽調人手專門為其鋪設一條支線鐵路,全國各地的機器制造公司或機床廠也先后接到了訂單。
可以預見的是,這座從無到有建設的全新大型兵工廠將會是日后大戰時供應前線的中流砥柱。
另起灶爐而非擴建其它已有兵工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小弊病與痼疾盤根錯節,僵化的領導與管理層根深蒂固,老舊的機器難以輕易調改。
即使是在工業發達、技術先進的后世,一些企業仍然會使用著十分老舊的機器,許多時候會讓人驚訝無比。
比如負責為美軍制造155㎜高爆彈的公司還有不少冷戰時期的機器如此種種。
每臺機器都是整條生產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哪怕它老舊且低效,但只要還能正常運轉,通常就不會大動干戈的將之裁汰。
把這個舊的換成了新的,那個也很舊,要不要換
調試生產線的辛酸苦楚也只有技術員和工程師們才懂。
比起參差不齊、有可能還在用著一些五十年前爺爺輩的古董機器的應天、順天、武昌等兵工廠,另起灶爐的邯鄲兵工廠將會基本使用近些年出產的新式機器六角車床、立式車床、牛頭刨床等等。
顯而易見的,制造效率、加工精度都會有質的提升。
“各種機器的供應基本充裕,少數機器還需等待些時日,這廠子的建設不會慢,工部說是預估明歲初秋便可投產。”朱泠婧隨口說道。
“嘖,這還是按八小時、旬休工作制來規劃的產能啊”面露驚訝的周長風掃視了一遍奏本所述的規劃,“不說三班倒了,兩班倒的話,每個月都能下線六個師了。”
兵部與工部是按照“三個甲等步兵師與部分冗余備件”的標準擬訂的產能,而且是每天八小時、干八休二。
邯鄲兵工廠分為小炮廠、大炮廠、高射炮廠、平射炮廠、槍廠、器材廠、刀廠、電器廠、槍彈廠、炮彈廠、火藥廠共十一個廠,門類齊全。
與其說它是一個兵工廠,不如稱作武器裝備生產基地更為合適。
小炮廠月產輕、中、重迫擊炮五百余門,各種火箭炮二百余門;
大炮廠月產各種身管火炮二百余門,其中作為師級火力支柱的112㎜榴彈炮一百二十門、144㎜榴彈炮三十門;
高射炮廠月產輕、中、重高射炮近三百門,其中最為泛用的208㎜高射炮一百五十門;
平射炮廠月產各種反坦克炮、坦克炮四百余門,其中48㎜反坦克炮一百二十門;
槍廠月產各種槍四萬余支,其中栓動步槍二萬二千支、沖鋒槍一萬三千支、輕機槍八百挺、重機槍三百挺;
器材廠月產各種光學、機械器材兩萬多具,包括迫擊炮瞄準鏡、加農炮瞄準鏡、測距儀、炮隊鏡、計算尺等等;
刀廠月產各種冷兵器三萬五千具,包括飛行員匕首、偵察兵匕首、刺刀、軍刀、剪線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