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第三〇八章北上謀求空戰
有沒有一種可能,相比起西元1613年才開創的羅曼諾夫王朝,明王朝是不是更加古老些
顯然克莉絲的言辭不合時宜,不過相較于頗為汗顏的周長風,范銘與章武山二人倒是極為淡定,仿佛壓根沒聽到這話似的。
“咳咳”周長風干咳了兩下,試圖調轉話題避免尷尬。
他稍加思索,沉吟道“我也覺得俄國不是你們的對手,只要你們認真對待,一定能戰勝俄國的爛地元帥和寒冬將軍。”
“當然,我們一定會吸取拿破侖的教訓、參考歐戰時的經驗。”另一位德社外交官點頭說道。
這時候,章武山看向了周長風,范銘也朝他使了使眼色。
他心領神會,提醒到“不過還有一個要點,朝廷不希望直接與你們相接這個緣由應該不用我多說吧”
距離產生美,遠交而近攻。
意識形態迥異的勢力與大明接壤朝廷是萬萬不愿意出現這種情況的。
如果沙俄真的被三下五除二的解決了,那么正在與英美在南洋和太平洋斗智斗勇的大明還得分身認真戒備內陸方向。
保羅不假思索地答道“國務委員會大致考慮過,在阿巴坎和哈薩克,由當地人民自建國家是完全可行的,我們認為這應該也符合他們的意愿。”
這下,沒等周某人開口,章武山就率先說道“立國治之絕非易事,獨立出來的當地人如何能治理好廣袤的土地和百姓我覺著應該由本國指導、幫扶些時日,使之可以自主維持安定。”
言下之意等同于這兩個用作緩沖區的地方小國必須由大明扶持建立,伱們德國人就不要插手了。
兩位德社外交官對視了一眼,贊同道“這很合理。”
這倒是很容易就達成一致了
觥籌交錯、談笑間就決定了兩地的命運,這個年代大國之間的交易與商談就是這么的隨意。
譬如說三八線由來的說法之一就是美軍上校迪安里斯克參照緯度線隨手一畫的。
雖然現在只是私下會談,不代表官方態度,但既然德社外交官二人與大明代表在這方面的看法如此統一,最后的共識恐怕也八九不離十了。
不過德社方面還有個目的并未達成,那就是弄清楚大明是否愿意“北上”,而這也是克莉絲與兩位外交官的任務之一。
當沙俄的歐洲精華之地面臨滅頂之災時,雞肋一般的遠東地區還值得抽調兵力守衛嗎
顯然很容易做出取舍,也就是說大明北進與否都不怎么重要,反正俄國人大概率會全力守衛自己的西部。
進,他們有可能會直接選擇讓步、割地,然后把兵力調往歐洲。
不進,他們也會把遠東地區的兵力調往歐洲。
但德國人考慮的就是那小概率情況如果俄國人腦子一根筋,就是要在遠東地區留下相當數量的兵力頑抗明人進攻呢
這樣一來,倘若大明分身北上,德社方面相應的會輕松一些。
更進一步的說,如果能在一開始就解決掉盤踞于歐亞大陸的俄羅斯帝國,今后大戰的局面就會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