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報在陳述了事實之后,以一句“德國人走進了他們的前院,我們無能為力”作為點評語。
如果是英國方面更多的是震驚和憂慮,那么法國方面就可以說是怒不可遏了。
德社駐巴黎大使館的幾部主要電話都沒消停過,一個接一個。
很快,被召見的大使也遭到了外交部的質詢。
“你們想做什么這是對鹿特丹條約的無視,你們踐踏了榮譽和誠信”
“不,俄國的現況不允許我們保持原本的狀態,西普魯士波森和東普魯士隨時可能被遭到攻擊,為了保護當地人民免于危害,我們認為有必要暫時不履行條約條款。當俄國情況穩定后,我們會考慮重新履行條約的。”大使很淡定的回道,不以為然。
這不純純扯淡嗎沙俄現在這個鬼樣子上帝知道他們什么時候能好起來。
何況你們到時候真的會乖乖撤離嗎
法國外交部官員禁不住怒道“你們這些▇▇▇騙子你們想要戰爭嗎”
“我們的人民當然不想要戰爭,但也不懼怕強加于我們的戰爭。”
“我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我們也一樣。”
不出意料的,雙方不歡而散。
可以說現在的局勢即將到達頂峰,現如今的英法不存在綏靖、縱容的現實需求,相反,這已經算是在踐踏他們的底線了。
法國人的壓力陡增,他們千方百計的尋找防止再次出現歐戰時西線塹壕戰僵局的辦法,開始戰爭動員的提案也被初次提了出來。
幾天之后,法國方面向英國提議,以“保護瑞典”和“隨時支援沙俄維穩”的名義向瑞典派遣遠征軍。
由此可以借機直接控制瑞典的鐵礦產區,還有納爾維克與呂勒奧兩地的重要港口。
法國人相信,如果能使德國失去戰爭最基本的鋼鐵來源鐵礦石供應,就存在迅速取勝的可能性。
反之,如果優柔寡斷沒有及時采取這樣的行動,戰爭就可能重現歐戰時的僵局,拉鋸好幾年之久。
英國方面,一些鷹派人士也因為這幾天的局勢大變而激動不已,幾乎按耐不住自己的興致了。
他們趁著這個時機向內閣提交了幾份備忘錄,大力附和法國人的想法與計劃。
「盡早切斷挪威、瑞典對德國的鐵礦石運送是重要的戰略行動,我們可以相信,如果使他們在六到九個月無法獲取到瑞典鐵礦石,那么對其戰爭潛力的打擊相當于在地面或海上取得一場大勝利」
「并且,現在及時進行行動是十分合理與劃算的,可以顯著減少以后可能付出的大量生命代價。對大英帝國來說,控制斯堪的納維亞的海岸線具有第一重要意義」
隨著脆弱的平衡被打破,現在,大家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