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發型號各異的炮彈落在了艦隊附近,有57㎜的、有65㎜的、有150㎜的,濺起的水柱也大小不一。
示警炮擊需要用這么多炮彈嗎怎么好像每一處炮臺都齊射了一輪
但如果是正式還擊,炮火又有些過于稀疏了吧而且準頭也太差了。
雖然艦隊上下多少有些困惑,但鑒于其中一發炮彈的落點距離艦隊左前方的驅逐艦已經很近了,布羅德少將當機立斷。
“這就是攻擊,現在,開火”
在博拉內爾島上,挪威炮兵們完成了第二輪裝填,正在等候開火命令。
然而他們卻看到了遠處海面上突然閃爍起了一連串光點,大概有二十個之多。
幾秒之后,直到炮彈的沉悶噗噗聲傳入耳中,當他們意識到大事不妙。
炮彈如果從上空掠過,通常聽到的會是尖銳的嘯叫聲;但如果炮彈會落在附近,那么則會是一種沉悶些的聲響。
來自巡洋艦和驅逐艦的數發203㎜高爆彈和十余發128㎜高爆彈落在了島嶼炮臺上,耀眼的光華完全籠罩了小小的岸防炮陣地
來自皮克號的一發203㎜高爆彈落在了一門57㎜野戰炮的附近,近二十公斤炸藥的爆炸成功誘爆了旁邊的幾箱57㎜炮彈。
如同放煙花一般,在最初此起彼伏的爆炸之后,殉爆的炮彈接二連三的沖天而起,亦或是向四面八方飛散。
在夜色中,這樣的場面實在是太壯麗了。
水兵們歡呼雀躍,偷偷跑出來看熱鬧的陸軍士兵們也禁不住喝彩,隨即被水兵們勒令返回了下甲板。
皮克號的skc32型203㎜艦炮性能非常優秀,但相比起其它國家的同等級艦炮要重上許多,達20噸;雙聯裝炮塔重約250噸,居然相當于北安普敦級的三聯裝炮塔。
皮克級重型巡洋艦實際上可以視作在這個位面的希佩爾級,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處。
在歷史上,希佩爾級因為她昂貴的造價和孱弱的防護而被詬病,人們笑稱之為“海軍上當”。
她的造價超過八千萬馬克,與之相比,英國倫敦級只需五百萬英鎊換算為馬克則是六千多萬。
這是因為德國的造艦產業鏈上游和下游在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下幾近凋零,重整軍備之后也沒恢復完全,使得德國建造任何大型艦船都要付出高得多的成本。
在現今,德社倒是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皮克級重型巡洋艦的造價剛好為六千一百萬馬克。
她的水平裝甲也比希佩爾級那薄弱的30㎜要強一些主甲板為40㎜,彈藥艙為60㎜。
她的魚雷防護能力也有顯著改善希佩爾級是單層20㎜,而皮克級是雙層20㎜。
另外,德社在蒸汽輪機技術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油耗終于降低了一些,使得17節巡航速度下的最大航程達到了8200海里。
但德國人仍然沒有摒棄過時的全面防護思路,皮克級還是使用了穹甲設計。
這或許也是她最具德國風味的地方吧。
博拉內爾島幾乎在一瞬間就被毀滅了,岸防炮兵們死傷慘重,盡管這兒還有協防的一個缺編的步兵連,但已經毫無意義了。
有那么幾秒鐘,突發的情況讓整個峽灣都寂寥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