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炸得狼藉一片的一線陣地,英國軍官和士官們在來回巡視,一邊呵斥一邊命令麾下的印杜人做好準備。
就這樣,一系列致命的失誤造就了被記為“帝國之恥”的慘敗陸海空十萬大軍全軍覆滅,對方傷亡還不到八千。
被擊毀的103號車冒出一縷縷黑煙,它的艙蓋被推開了,渾身是血的車組成員冒著槍林彈雨努力爬了出來。
“讓戰車開快些,準備沖擊”
賴拉科爾團營營長泰倫斯中校在指揮部被攻陷前撤離,然而之后被一發112㎜殺爆彈炸成了碎片,僅剩一節戴著名貴的江詩丹頓手表的斷臂能夠證明他并非“失蹤”。
正當軍官們在大聲訓話的時候,英印軍的防御火力終于回過神來了,開始攻擊已經遞近到如此距離的明軍。
“biangbiu”
因為這時候敵軍處在被壓制狀態下,難以組織有效的防御火力,所以應該盡量拉近與敵軍陣地的距離。
歷史上時常有惱怒的德軍裝甲兵刻意去破壞反坦克炮兵的尸體。
雙方的對射并未持續太久,如狼似虎的陸戰一旅已經完全擊碎了這些英印軍的心防,他們只敢邊打邊撤。
這枚手榴彈劃出拋物線落向了塹壕的轉彎處,剛一落地就轟然爆炸
破片與沖擊波橫掃了這塊地方,聚在這兒的三、四名英印軍士兵被炸得血肉模糊,發出凄厲的慘叫和呼救聲。
但就在這時,部署在二線陣地左翼的一門qf2磅反坦克炮突然開火
“biang”
“遵命”
英制40㎜穿甲彈不含裝藥,是純粹的動能彈俗稱鐵坨。
那邊的明軍士兵們分成了兩撥,一部分人在塹壕里向前推進;另一些人則踩著同袍的肩膀爬出了塹壕,從上邊進攻。
又一發穿甲彈擊中了這輛坦克,緊接著是第三發。
坦克們緩緩駛過了步兵沖擊出發陣地,這時候,在這兒等候多時的明軍官兵們士氣高漲、興奮異常。
不過,英印軍的反坦克炮兵顯然不太合格。
在之前的半個多小時里,兩個隊三百余明軍已經抵達了距離機場外圍防線不足三百米的地方,并在原地挖掘了單兵臥姿散兵坑,做好了一切準備。
周長風對于歷史上的大戰實際上也只剩下比較籠統的印象了,僅有一些經典戰役的復盤分析記得比較清晰。
牽引式反坦克炮可沒法打了就跑,合格的反坦克炮兵絕對可稱勇敢他們在開火暴露自身之后,往往就得血戰到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在他的強烈要求下,英軍分別從兩個月和半個月前從本土調遣來了兩個坦克團營,二者均未完成完全換裝,同時裝備著a9和a10兩型巡洋坦克。
幾名軍官和士官用鐵鍬或榔頭敲擊坦克,示意其全速前進。
擔任遠東總司令的羅伯特波帕姆空軍上將比較自負,他對日本人充滿成見,認為他們只會拙劣的模仿,不足為懼。
“上刺刀,沖”
“二發,好”
它當場殺死了駕駛員,接著穿過了整個車體內部空間,鉆過乘員艙與動力艙之間的間隔鋼板,撞在發動機上化成碎片。
區別在于后者的編制更大更臃腫,部署時間要長些,但是協調更方便,火力也更為集中。
其余的明軍坦克繼續前進,機槍與坦克炮火力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