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轟”
因為無需承受高膛壓,迫擊炮彈外殼可用鑄鐵制成,這使得它的破片更多更密。在人群中炸裂的64㎜殺爆彈迸射出無數高速破片,被擊中的印杜士兵哀嚎著向下滾去。
這時候,布置在兩翼的機槍也開火了,輕機槍與重機槍交織而成的密集火網在眨眼間就橫掃了這一片敵軍。
惶然的英印軍士兵們連滾帶爬地撤退,阿努布爾營尚未接戰就在一個照面的工夫遭受了至少五十人的傷亡。
承平日久的明軍和英印軍實際上都缺乏實戰經驗,二十二師官兵們布置的伏擊陣地實際上頗為呆板和教條,缺乏久經沙場的精銳部隊的靈動。
不過他們至少嚴格遵循了戰斗條令和操典,而英印軍似乎在潛意識中還以為自己在鎮壓殖民地叛亂
雖然英印第6旅還沒有愚蠢到連前導單位都不派出的地步,但也十分接近了。
因為第6旅的機械化騎兵團營實在是過于散漫,戒備心幾乎于零,完全沒有發現明軍的存在。
而明軍也故意放過了這支耳聾眼瞎的前導單位,直接伏擊之后的大部隊。
當槍炮聲從后方傳來時,這些英印軍還以為是空襲,壓根沒想到是他們自己的疏忽大意。
隨后,他們便遭到了明軍的火力攔阻和攻擊,這支四百多人的“精銳”機械化部隊很快就迎來了末日。
英聯邦軍隊的裝甲兵、騎兵編制非常奇葩,團營下屬單位是中隊squadron和小隊troo,第6旅的機械化騎兵團就是裝備了大量布倫機槍運載車這是大英帝國的標志性裝甲載具。
“長官長官我們該怎么辦”
“我們被壓制了他們到處都是”
混成團的兩個炮營都在對后邊的英印軍大部隊猛烈開火,只有一些迫擊炮在轟擊這支被分截開來的前導單位。
指揮官亞爾曼中校被炮彈破片在脖子旁劃開了一長條口子,正在涓涓流血。
他從自己的那輛布倫運載車里探出頭,聲嘶力竭地命令道“向后進攻,我們必須突破封鎖和主力匯合”
可就在這時,恐怖的高射機槍火力被傾瀉到了他們身上,一發發蘊含著上萬焦耳動能的128㎜機槍彈砸下,濺起一人高的泥水
kii型布倫運載車那至多才十毫米厚的薄弱裝甲無法阻擋如此強勁的火力,全金屬被甲彈輕而易舉的穿透了鋼板,將里邊的人打得血肉橫飛
但英印軍士兵們依舊蜷縮在裝甲車里邊,幾乎是坐以待斃,好像只有這些薄鐵罐頭才能帶給他們虛無的安全感。
“上帝啊我們需要支援”
“中國坦克”
一名英軍少尉的凄厲尖叫聲穿透了紛飛的戰火,讓所有人的心咯噔一下。
但亞爾曼中校并未絕望,因為一部分布倫運載車還搭載有博伊斯反坦克槍,理論上它能夠在500的距離上擊穿10㎜厚的鋼板。
同樣是反坦克槍,重達16㎏的博伊斯實在是過于差勁,其它國家的同類產品都比它更強。
大明陸軍現在的戰車旅更像是方便統一訓練和管理的機構,實戰中一般會把下轄的四個營分配給各個步兵師用作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