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河流、湖泊、丘陵眾多,這樣的地形不適合裝甲集群突擊,所以德軍這一次應用的也是相對來說比較保守的步坦協同。
英國人的qf2磅炮、法國人的25㎜反坦克炮在冰天雪地的復雜地形給德國人的ii號、iii號坦克造成了極大的麻煩,坦克的戰損率達60之巨。
盡管裝甲部隊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表現,但論起步兵戰術來德國人從來都不遑多讓。
歷史上,勤勤懇懇的數百個步兵師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只是他們的功績注定會被裝甲師的輝煌光芒所掩蓋。
這一次,四個德軍步兵師在五天之內打穿了英法聯合遠征軍的多道防線,后者不得不邊打邊撤,退到納爾維克附近才穩住陣腳。
除非英國人和法國人愿意再投送一支援軍,否則干涉北歐的企圖肯定要以失敗告終了。
這場戰役比較大的影響是,裝甲部隊表現平平、沒有高光時刻,雖然客觀原因是地形因素,但也使得德軍總參謀部在主觀上對其實際作戰效能變得有些懷疑。
周長風覺得德國人極有可能因此擱置從比利時阿登森林奇襲迂回的計劃,而德國人也不可能頭鐵的去硬沖馬其諾防線。
故而,對法作戰計劃應該會推遲,直到超大口徑鐵道炮建造完畢。
在此期間,為了把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德國人不可能傻傻的玩靜坐戰爭,畢竟其資源有限,比不了可以源源不斷從殖民地吸血的英法。
所以留給德社的選擇其實很少,而正被內部問題攪和得焦頭爛額的沙俄可以說是砧板上的肥肉。
一名斯斯文文的上校參謀推了推厚厚的方框眼鏡,說道“周待詔說得對,從軍事上考慮的確如此,我也作相同結論。”
另一名準將接著說道“主要是,迂回馬其諾防線的變數太大了,就像周克行你從前所講的,自比利時那地方繞路,可那是林地,比利時也有要塞列日要塞,過后還有色當要塞,嘖,太困難了。”
“是的,棋走險招風險太大。”程翰微微頷首。
從阿登森林迂回進攻法國實際上是非常冒險的,因為穿過森林以后就得面對色當要塞,以及在默茲河防線后邊嚴陣以待的法軍。
想要快速穿過森林,那就沒法帶重武器,僅憑輕步兵去硬沖一座要塞即使是日耳曼超人恐怕也無能為力。
如果想帶重武器,那就會因為崎嶇地形而拖慢速度,在森林中跋涉十幾天,足夠法軍通過公路和鐵路調集部隊了。
歷史上古不帥絕對稱得上是棋走險招,以“我們的大炮在天上”為依據推動了這個大膽的計劃迅速穿越森林,以斯圖卡俯沖轟炸機代替陸軍重武器來轟炸默茲河防線。
當時開打之后,一路上有無數將領和參謀部人員都命令停止這樣冒險的豬突猛進,然而歷史沒有如果在幾名英明勇敢的軍官的堅決拒絕后,德軍突擊集群仍然達成了有效突破,并粉碎了法軍的奮力反擊。
所以放眼當下,周長風覺得德社很可能不能同意實施如此冒險的行動。
“此時不妨換換目光,從戰術下移到兵器,德人現用的戰車并不強于法國貨,而且重戰車不便通過林地,綜合來看做不到以少敵多。”程翰如是補充道。
因為沒有條約限制,德社早早的就研發了重型坦克,五號重型坦克不再是歷史上的黑豹,而是一種三十噸的戰間期重型坦克。
五號坦克裝備一門由fk16型野戰炮發展而來的75㎜、36倍徑坦克炮,車體前部有一個小炮塔,裝備一門37㎜坦克炮,正面裝甲厚45㎜,平衡式懸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