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所謂“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馬來亞半島之戰幾乎讓周長風一戰成名至少在明軍內部成名。
他所率的突擊集群在三天之內打穿三道防線,長驅直入近八百里,實在是駭人聽聞。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重點在于“臨時抽調”、“拼湊編組”、“諸兵種”,想統帥這樣一支臨時編組的諸兵種混成部隊無疑難如登天。
首先得對所涉及到的海軍陸戰隊、摩托化步兵、摩托化炮兵、重型坦克、中型坦克、兩棲坦克單位的優劣和戰術都有詳盡的了解。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不到知己,連部下的底細都不清楚,還打什么仗
但問題在于每個人都有局限性,比如陸軍步兵軍官怎么可能了解海軍陸戰隊兩棲坦克單位的戰術呢
另外比較重要的是,軍隊是個或多或少存在山頭主義的地方,如果一名將領不能服眾,最后還是只能灰溜溜的離任。
第二機動步兵旅的旅長與周長風同為上校,然而前者卻樂得聽從后者指揮,這不得不說也是一種本事。
所以盡管嚴辰武不太想承認,但心里卻清楚的認識到周某人的確比自己強了至少一個檔次。
伯父說得對啊,上皇和當今陛下都認可的人,那能是碌碌之輩嗎
當天下午1733,隨著水雷也被清掃干凈,陸戰二旅便忙不迭的開始了登陸行動。
明軍士兵們乘坐登陸艇在達拉根西南方向的兩個登陸場上岸,防御此地的荷印軍進行了激烈抵抗,倒是讓參戰將士頗為意外。
那些殘存的暗堡、工事、掩體都在噴吐這火舌,密集的子彈和炮彈仿佛從四面八方射來一樣。
陸戰隊步兵與兩棲坦克相互配合著努力推進,一個一個的拔除那些火力點,成功突破了外圍防線。
不過荷印軍在二線陣地布置的百祿35型47㎜反坦克炮給他們造成了極大阻礙,由于發射陣地偽裝良好,陸戰二旅浮游戰車營接二連三的損失了四輛式兩棲坦克,但仍然無法判明對方位置所在。
于是嚴辰武便命令暫不急于推進,等待己方后續部隊下船登陸,然后到今晚或明早再繼續進攻。
當天夜里,他派遣兩個隊繞了個大圈子實施迂回,并在次日清晨一齊開始猛攻。
腹背受敵的守軍頓時驚慌失措,再不復之前的堅強。
陰山號重巡放飛了自己的水上飛機,然后盤旋在交戰區域附近,不斷的引導、校正艦隊火力來轟擊任何暴露的敵軍陣地。
經過大半天的激戰,防御達拉根的荷印軍死傷無數,缺胳膊少腿的傷兵幾乎擠滿了醫院,手忙腳亂的軍醫壓根忙不過來。
到當天黃昏時分,守軍所有的陣地全部被明軍奪取,僅剩一處支撐點尚在勉強抵抗。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明軍以十幾輛坦克和三百余步兵組成一支偏師,向達拉根采油井發動突擊,嘗試盡可能完好的奪取它。
他們一路大膽突擊,完全不顧被切斷后路的風險。
夜幕下,當達拉根機場守備單位被擊潰的時候,沖天的烈焰從遠處的采油井方向涌起,幾乎把夜空都染成了紅色。
自知不敵明軍的荷印軍奉命焚毀儲油庫、炸毀煉油廠,司令部的命令是“連一滴石油也不要留給他們”。
這兒存儲的十四萬噸原油被付之一炬,油田附近火光沖天,照亮了黑夜,濃煙像火山噴發一般直沖云霄,滾滾熱浪讓交戰雙方官兵一呼一吸都覺著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