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現在惶惶不可終日的bda聯軍能不被明軍炸就了不起了,哪來的閑工夫組織空襲舊港油田
至于婆羅洲那邊,針對巴厘巴板油田的空降突襲更加容易,傘兵二團堪稱橫掃千軍、風卷殘云,但是十余萬噸燃油被付之一炬,頗為遺憾。
好消息可謂一樁接一樁,在之前晚膳的時候也傳來了捷報,蘭芳國防軍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困守在古晉的英軍第17步兵旅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死傷慘重,殘部僅剩千人,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
英國人不愿進行沒有希望的無意義頑抗,已經主動遣人進行投降談判。
得勝以后自然要“耀武揚威”一番,目前來說這是有利無弊的。
馬來亞戰役全殲英國人十萬大軍的勝利還沒來得及慶祝,朝廷組織專人搜羅、整備了繳獲的武器裝備,裝船運回大明本土,計劃分于幾處巡回展示。
現在的局勢一片大好,朱泠婧心情極佳。
她希望借此良機募集一大筆資金,加速實施田畝公贖政策,強力推行土地改革。
“運回的戰利品都整備好了吧巡游展示的事盡快開始,要趁勢。”
“是。”
從前的時候,朱泠婧對于錢財的觀念比較淡薄,即使不算朝廷撥發給她寧佑公主的歲供,僅憑公主府的產業也足夠花銷了。
畢竟官僚資本天生占據優勢地位,想不掙錢都難。
但現如今接手這萬里社稷以后,她越來越覺得自己鉆進了錢眼,不得不重視錢財、愛慕錢財。
眼下大明的財政狀況仍然健康,但還沒到為了戰爭放棄一切的地步。
戰爭勝利所帶來的戰利品只是一方面,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撫恤金、衛生建設、基礎建設、工業建設、政策實施等等都需要花錢。
大明現今的官方黃金儲量是一千九百二十余噸,遠遜于其它列強,但民間零散的黃金卻非常之多。
雖然朝廷很早就禁止在尋常交易中使用貴金屬,但長久的習慣很難在短短一代人的時間里逆轉,所以不少人家依舊會偷偷留存一些黃金。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嘛官府不允許私自藏金,那我們就打造一斤重的大金鐲子、大金鏈子。
除了因為不信任的藏金舉動,巨大人口基數下,萬千百姓家的普通黃金首飾加起來的總數也相當可觀。
借屢戰屢勝的輝煌威勢,大明君臣籌備了空前的宣傳和募捐,計劃首期就發行120億圓的戰爭債券。
同時還要宣傳百姓“捐贈”黃金,這些黃金自然也要用來作為儲備金來進一步增印鈔票。
為了鼓勵百姓交出黃金,朝廷計劃實施對應的優惠福利捐贈黃金,官府依價發給專用購物票券。
例如一兩黃金在購買指定的商品時擁有三倍的購買力諸如小轎車、電冰箱等等高端財產。
當夜,心情舒暢的朱泠婧睡得很沉,這一覺格外香甜。
不過第二天一早她就收到了一個讓她不太高興的請示第三軍和第四軍已經把和故意破壞油田設施有干系的俘虜集中在了一起,準備押送回國接受審判。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