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起初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但是預制鋪裝跑道的效果讓大明空軍和海軍都比較滿意,認為應該改良并推廣。
當時周長風也只是大致描繪了一下,這批臨時趕工的玩意基本都是制造商自行決定的,勢必存在疏漏。
所以當事情上報到了軍器局以后,一切就要重新正規化起來了先依照反饋意見進行改良,然后規定生產標準。
從四月初一到初四,第三軍的其余部隊才陸陸續續的通過海運登陸了蘇木達喇,而陸戰一旅二團也攻占了最南端的楠榜。
至此,bda聯軍基本退回了爪哇,主要部隊和撤去的殘兵敗將一起龜縮,擺出了一副要死守到底的架勢。
在已經被改作指揮部的舊港殖民地當局大樓,一長溜卡車停在門口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官兵們正在往里邊搬運電臺、交換機、沙盤、大比例尺地圖等等物件。
第三軍總兵處正式入駐沒多久,邱培生就召集了麾下將領前來議事。
“已知敵軍番號包括荷印第一師、第二師、第五師、英印第二十八旅、英軍第十三旅、澳軍第八師,此外還有部分民兵部隊,總兵力近八萬人。戰機具體數量不明,預計仍有三百架。截止今早,已知情報大體如此。”
參謀僉事拿著指揮棒對著沙盤指點著,向在場的將領們講述了綜合匯總的情報,語畢之后將那根細長的木棍遞給了邱培生。
“爪哇島本就是南洋諸地的精華之所在,八成人口與工業都集中在這,聯軍的總部又處在島中部。”邱培生手中的指揮棒在萬隆點了點,這回沒法指望像之前那樣迅速解決戰斗了。”
“但也不難打,依我拙見,同樣可以直搗黃龍。”第八師師長沉吟道“在這個加拉璜登陸上岸,隨后兵分兩路,一路直撲萬隆,一路掩護其側翼,阻擋來自巴達維亞的敵軍。”
一名海軍少將聞言就直接擺手,“這肯定不行,那地方又沒什么像樣的碼頭,上岸以后咋辦你不要補給了”
“短期供給都不行嗎我記著你們是可以搭人工港的吧”
“”在場的海軍將領們有點無語,少頃,那名少將才無奈地說“那東西籌備起來可麻煩了,絕非說搞就能搞的。”
陸海軍的幾人就此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了幾句,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
“爪哇是個死地,外無援兵,吃下它是必然的事,但是該怎么吃、吃得好、吃得快那就是門學問了。”
邱培生負手而立,平靜道“我預想兵分三路,西路攻西冷、進而威脅巴達維亞;中路攻勿里碧,居中可策應左右;東路攻南望,主攻泗水。”
不知道為什么,周長風發現許多大明陸軍將領都喜歡在戰役層面上分兵,有些分兵意義不大的情況下還是會傾向于這種部署。
在他看來,歷史上面對日本人只堅持了區區八天的聯軍并不會有本質的變化,雖然他們的武器裝備更精良一些,但使用兵器的依舊是人,人心惶惶,怎么可能發揮作用呢
破其一點,震撼全線,這樣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迫使這些斗志渙散的敵軍屈服了。
雖然周長風迄今沒有獨立指揮過大兵團作戰,但是他傾向于在戰役層面上集中使用兵力,以局部某一處的兵力優勢達成速度快、損耗低的突破,然后再伺機擴大戰果。
這在理論上有后世常用的蘭徹斯特方程為依據,雖然不完全合理,但具有不錯的參考意義,很多推演都會應用。
至于戰術層面,周長風就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和明顯的個人風格了。
他喜歡分派大量巡邏隊、分隊進行多線滲透和佯攻,以不斷的佯動、佯攻來混淆敵方的判斷,然后在一到兩個方向上實施鉗形突擊、對進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