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跳一跳摘得到;準備夜襲
盡管聯軍兵力看上去有不算少的八萬之眾,然而爪哇島東西長上千公里,顯然做不到面面俱到的全面防御。
而井里汶就不屬于布防的重點地域,雖然總兵力在紙面上是荷印軍占了多數,但大家都默認他們的戰斗力聊勝于無,唯二能夠倚仗的部隊只有英軍第13步兵旅、澳軍第8步兵師而已。
bda聯軍陸軍總司令約翰格瑞爾迪爾陸軍中將是一名優秀的將領,這位硬朗的高瘦老頭參加過歐戰,曾任參謀學院的院長,無論是實戰經驗還是指揮造詣都可圈可點。
他深知己方不可能阻敵于灘頭,所以在宏觀策略上的思想就是防守反擊待明軍登陸后節節抵抗,待其頹勢顯現以后再實施反擊。
約翰中將把英印第28旅和荷印第1師圍繞巴達維亞部署,他們以之為核心倚仗,共計一萬三千余人。
荷印第5師與澳軍第8師圍繞泗水部署,大約為二萬人。
荷印第2師和英軍第13旅則部署在萬隆附近,大約為一萬二千人。
除此之外,那三萬余孱弱的爪哇民兵部隊也被分散部署在各處交通線和縱深地帶。
bda聯軍上下已經吃過了這些土著臨陣倒戈的苦頭,再不敢將之應用于一線了,這些爪哇民兵部隊連當炮灰都不靠譜。
對于倫敦方面發來的問詢電報,約翰格瑞爾迪爾在仔細、嚴謹的評估以后才發去了回電。
「中國軍隊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爪哇人對荷蘭人的敵意和不信任也蔓延到了我們身上。由爪哇人組成的殖民軍隊幾乎沒有戰斗力,可能一遇到中國人就會反叛」
「在沒有有效幫助的情況下成功防御爪哇的可能性很低,我預計能夠堅持三個禮拜甚至更少我愿意竭力戰斗到最后,但也許現在繼續防御爪哇是不明智的」
約翰中將的答復很中肯和客觀,爪哇已為死地,繼續作困獸之斗意義寥寥。
如果幾萬聯軍能撤退到澳洲自然是極好的,可惜“雪鱸魚”行動已經失敗,制海權完全在明軍手中。
bda聯軍司令部中盡是一派愁云慘淡之景,軍事主官、參謀、情報人員都清楚這會是無望的、必敗無疑的戰斗。
許多人在精神上已經麻木了,渾渾噩噩的,到了晚上就喝得酩酊大醉,以此來麻痹自己。
有意思的是,當時趁夜出海奇襲登陸舊港的卡雷爾多爾曼上校奇跡般的躲過了明軍的封鎖。
他們在失敗以后沒有返回巴達維亞,而是就去了島南的芝拉扎。等撤往澳洲的命令下達后,這支艦隊便直接啟航了。
因為航線和主力艦隊截然不同,他們沒有受到追殺,再加上聽聞風聲以后就趁夜疾馳、亡命奔逃,爪哇號輕巡與幾艘驅逐艦都成功抵達了澳洲達爾文港。
期間,清明甲四號遠洋潛艇其實發現了這支艦隊,并嘗試追趕,但因為速度相差太大,沒能搶占到伏擊陣位。
之后聞訊而來的二十多架飛機也順著航線搜尋了一陣子,但無功而返。
荷蘭人的算盤倒是打對了,殘存的王家海軍東印杜艦隊現在有2艘輕型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而澳大利亞海軍的全部家當只剩下1艘重型巡洋艦、3艘輕型巡洋艦、4艘驅逐艦。
面對龐大的大明海軍,澳大利亞人不得不千方百計的爭取任何一點力量。
籌碼在手,在澳洲防務的話題上,荷蘭人當前還真就有了不小的話語權。
“眼下一切順利,不過我個人感覺近來美國人想插手的意愿越發強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