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懊惱的比利時人在救治傷員、打掃戰場的時候,一名軍官突然大喊了一聲。
失敗的反擊也決定了這場攻防戰不再有懸念,作為倚仗的火炮和掩體大部被毀,士氣低落的法軍在接下來的十幾個小時里都再未有任何行動,非常消極。
“停,安靜”
駐防色當防線的法軍部隊有幸獲得了幾批稀罕的as36,然而壓根沒來得及開上幾槍就成了別人的戰利品。
身處繆斯河東岸的德軍士兵們心滿意足的欣賞著這一幕此起彼伏的爆炸掀起漫天揚塵,滾滾濃煙幾乎將當面的法軍陣地吞沒了。
“砰砰砰砰”
“上尉,到這里就夠了吧,我們已經超過預定距離了。”
現在,當身后傳來爆炸的轟響、身側傳來機槍的咆哮以后,這些打頭的比軍士兵們才驚訝的發現德軍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一道道身影翻身躍出了進攻出發陣地,奔向河灘邊掩藏著的橡皮艇。
架設在進攻出發陣地兩翼的g34也斷斷續續的發出嘶鳴,這些布置在三腳架上、處于重機槍狀態的g34以一次次長點射壓制殘存的法軍。
詭異的狀況持續到了當天夜里,重整旗鼓的德軍山地步兵們從多個方向發起輪番進攻,滲透、突襲法軍陣地。
八枚s型跳雷底部的拋射藥被引燃,幾乎在同一時間被彈了起來,然后在一米多的高度起爆,爆炸聲因為間隔太短而聽上去像巨響的“轟隆”聲。
相對來說,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都是比較容易解決的,最大的問題在于英國。
一架架斯圖卡開始對色當防線上的關鍵目標實施經典的“死亡回旋”俯沖投彈拉起翻轉,反復循環轟炸掃射。
帶隊的上尉指揮著幾挺f30輕機槍全力開火,其余的士兵們也端著毛瑟89步槍連連射擊。
德軍在前天向邊境線附近部署了一支傘兵部隊,人數不多,大約三個連,他們分散襲擊了多個哨卡和兵站,切斷了電話線,致使比、英、法失去了對阿登森林側翼的信息來源。
這也是法國人信心滿滿的緣故,不過他們顯然打錯了算盤,低估了航空技術飛速發展的成果。
接連砸下的一枚枚500㎏航彈綻放出碩大的火團,劇烈的沖擊波讓大地震顫。
這個分隊指揮的預感沒有錯,德軍第2傘兵師第5團的二十多人就隱蔽于此。
“現在的戰況足以證明一切,了解自身力量的德國人民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粉碎英國、法國資本家和官僚集團的幻想。”
這兒鄰近比利時邊界,他們奉命追擊而來。
“出發,上上上”
現在,5個裝甲師、4個摩托化步兵師、31個步兵師的德軍大部隊正源源不斷的穿過阿登森林,五十萬大軍向著豁然開朗的法國腹地滾滾而來
ju87b俯沖轟炸機一般在機腹掛載一枚500㎏重型航彈、左右兩翼各掛載一枚50㎏輕型航彈,被盯上了的防空陣地隨即就遭到了猛烈空襲。
德軍飛行員駕機向其俯沖,地面與駕駛艙玻璃上的一道道標記線對齊代表著不同俯沖角度,當反射式瞄具套中那些法軍高射機槍時,輕輕摁下射擊鈕,g17航空機槍便發出特殊的“滋滋”聲,向目標潑下一長串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