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巴黎大麥克斯
理想情況下,達成一系列目標之后,歐洲以德法為首的▇▇主義力量便可以充分利用大陸優勢。
以龐大的空軍壓制北海、英吉利海峽等英國控制的海域,封鎖英倫三島與大西洋之間的航線,讓嚴重依賴海外物資供給的英國本土陷入資源匱乏的窘境,迫使英國高層求和。
在此期間,羅馬尼亞和俄羅斯的油田、匈牙利和烏克蘭的糧食將維持德、法、捷的工業機器全力運轉,相對更高效的行政手段能夠杜絕一定數量的浪費。
這一套戰時制度將在保證歐洲人民足夠生活水平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發揮整個歐洲的工業力量,從理論上來說是非常可怕的。
但這也存在變數,那就是美國是否還會插手歐洲如果插手,那么其訴求是什么。
民主黨的一系列干預調控政策使得近幾年的美國與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制度漸行漸遠,聯邦政府有從小政府轉向大政府的趨勢,合眾國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的束縛而愈來愈專制。
美國和加拿大的總人口達15億,鋼鐵產量不低于6000萬噸,大型船臺和船塢上百座。
以總體戰的思路進行評估的話,其甚至可以在五年內組建一支千萬大軍。
可變數終究只是變數,這并不妨礙德社當前的行動。
德國人比較樂觀的認為,美國人在見識了己方強大的國防力量之后,對于歐洲問題的底線應該就是英倫三島不受侵犯。
正好,還能借機應用包括但不限于駐軍、軍援的方式輸出影響力,瓦解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體系以后將之通通接盤。
5月23日下午1537,巴黎。
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均勻,不過夏天的巴黎時不時也會出現天氣陡變的情況。
這一天,稀里嘩啦的大雨持續了一個中午,爾后才漸漸減小。
在總理府外的廣場和馬路上,數不清的民眾冒雨聚集于此,人頭攢動、雨傘相擁,那一面面寫著訴求話語的橫幅被雨水沾得濕答答的。
“中止敵對狀態”
“停戰停戰”
“這不是合理的戰爭,立刻糾正錯誤”
在場的軍警們板著臉,緊張的維持著秩序,生怕一個不小心觸怒了巴黎市民們,要知道他們可是真的敢硬碰硬的狠人。
在前幾年,極右派系最猖獗的時候,r、s、cf組成的人民陣線挫敗了他們。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政見不和使得人民陣線名存實亡。
r,也就是法國激進黨這一資產階級黨派繼續支持對德社的種種限制,直至如今也一樣。
現在,即使是s和cf也同樣存在諸多分歧,尤其是眼下德軍滾滾而來,究竟應該站在國家和民族的立場將之視作敵人,還是當成朋友呢
為了消弭分歧、避免內訌,大家索性就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不管怎樣先談判議和,終止對德社的封鎖限制,重建友好的外交關系。
雷諾才將就任總理幾個月而已,卻不得不直面這風雨飄搖的現況。
作為第三共和國的保守派政客和特立獨行的中右翼人士,因為延續從前的保守政策,無法控制貨幣超額發行,雷諾為首的這一屆班子從一開始就不被人看好。
他亦是一個對法蘭西有著強烈自豪感的民族主義者,堅決反對德社明里暗里的意識形態攻勢,決不允許▇▇▇主義勢大。
同時,他在外交上也傾向于和英國合作,協力對付來自新生的巨大威脅。
很顯然,雷諾政府無法在這個危機動蕩的時期取得本國民眾的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