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顏色戰爭計劃中,紅色戰爭計劃曾是主要部分之一,這個計劃的初稿歷時三年草擬完畢,于三〇年經由美國戰爭部長和海軍部長雙重批準后通過。
紅色戰爭計劃假設英美之間爆發戰爭,美國需要采取的一系列防御和進攻行動。這個計劃指明起先英國將會憑借皇家海軍的雄厚勢力在戰爭初期占據優勢,并且有可能利用加拿大作為前進基地入侵美國。
相應的,美國需要盡快動員擴充陸軍,并進攻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從而切斷英國和加拿大的航線聯系;然后攻占尼亞加拉大瀑布水力發電站,接著三路進攻,迫使加拿大放棄抵抗。
配圖
除此之外,計劃中假設的另一個情形則略顯神奇大明和英國聯手,東西夾擊。
單獨考慮這樣的情形或許是源于歐戰后的事,當時以歐戰期間軍火、礦產交易為引子,大明和英國有過很短暫的一段蜜月期,只持續了不到三年。
在國家層面上來看這只是彈指一揮間的小事,國與國之間因利而暫時放下矛盾再正常不過了,但美國人卻好像很重視。
得益于英國特使們的不懈努力,爭取援助的事終于有了眉目。
英國需要大約4050艘驅逐艦以解燃眉之急,另外還需要500600架戰斗機用于增加空軍力量。
除了以西印杜群島的海軍基地作為抵償物之外,倫敦方面決心策劃一次兼具政治意義和軍事意義的行動。
一來提振己方軍民士氣,二來向世界證明英國絕不會這么容易陷落。
而在歐洲大陸上,遷至波爾多的雷諾政府在穩定下來以后召開了會議,最終決定堅持到底、拒不屈服。
于是他們正式宣布所謂的法蘭西民主公社是非法的叛亂政權,其組織者也都是叛國罪人。
法蘭西民主公社的號召日見成效,截止6月17日,法軍已經有二十多個營、團級單位成建制投誠。
零散的開小差那就更多了,比如法軍第67預備步兵師累計有1427名逃兵,被憲兵逮捕的就有209人,而那些成功躲過追查的逃兵除了潛逃回家以外,有相當一部分投奔了民主公社武裝力量。
通過改編投誠部隊、整編逃兵、征召志愿者、搜集分散在各個戰略儲備倉庫中的武器裝備,民主公社已經組建了1個摩托化步兵旅、3個步兵師、6個步兵旅,這個數字還在快速上升中。
次日,晌午時分。
“嗐可算是回國了,站在大明這地上啊,感覺都不一樣了。”
走下貨輪站在碼頭上,謝萬誠禁不住感慨了一句,這一刻越發的理解了“歸心似箭”這個成語。
一排排背著行囊、拎著包裹的士兵從艞板上走下,眾將士的欣喜與輕松之情溢于言表。
隨著大明在南洋扶持的地方政權步入正軌,之前攻略南洋的大軍便開始輪換著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