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實戰需求,且為了便于戰略部署,陸軍部下達了試行的指導條令,對準備部署去海外的步兵師進行編制更改,也就是如今世界范圍內更為流行的三角師。
本部師部、機械化偵察連、憲兵連、信號連;
勤務支援單位后勤營、醫療營、炊事隊、軍事郵局;
戰斗支援單位重型榴彈炮營一個、中型榴彈炮營三個、反坦克營、防空營、工兵營;
戰斗單位三個步兵團。
這樣一個試行編制的三角師共有軍官630人、士兵14615人。武器裝備總計有12門155㎜榴彈炮、36門105㎜榴彈炮、68門37㎜反坦克炮,各型機動車輛則多達1447輛。
除了美國人跨越太平洋派來的援軍以外,澳大利亞人自己也在全力擴充兵力,整軍備戰。
悉尼、墨爾本等地大大小小的工廠接下了遠超生產能力的龐大訂單,即使加班加點也無法滿足爆炸性增長的需求。
為此,美國國會批準了軍事援助法案,開始向澳大利亞人他們目前最緊缺的步槍和火炮分別是7917型步槍和7897型75㎜野戰炮。
歐戰的時候,英國因為產能爆滿而不得不向外國尋求制造商代工,美國的溫徹斯特公司和雷明頓公司、大明的廣州陸軍兵工廠這三家企業接下了訂單,為英國生產14型步槍。
之后美國參戰,為了滿足擴軍所需的大量步槍,他們索性就直接對溫徹斯特和雷明頓正在制造的14型步槍進行口徑修改,以免在大幅調改生產線上浪費時間。
所以這些美國版本的14型步槍便是7917型,至今還庫存有幾十萬支,很適合用于軍事援助。
而7897型野戰炮就更為著名了,這種劃時代的火炮便是施耐德公司出品的世界上第一種采用制退機的火炮,被昵稱為“75小姐”。
大力擴軍以后的澳大利亞陸軍已有12個步兵師、3個步兵旅、1個裝甲旅,這些部隊編為3個軍共計25萬人,不過裝甲部隊因為沒有足夠的坦克而只是個空殼子。
大明大都督府也根據種種情報認為這些倉促組建的部隊訓練程度不良、軍官素質堪憂,實際戰斗力可能沒有多強,但由于士氣高漲仍需要謹慎對待。
也就是說明軍之后將要面對大約三十萬美澳聯軍,勞師遠征以后要面對接近兩倍的敵人。
將領們倒是覺得無所謂,他們一致認為這種要訓練沒訓練、要武器沒武器的部隊是很容易擊敗的,勇氣固然重要,但它也只能抵消一部分劣勢罷了。
世界局勢就這樣在兩個月的世界里按部就班的發展著,人們似乎都預感到了很快就會有轉折到來。
“腰酸背痛,以后要不是趕時間,絕不坐飛機來回跑了。”
晌午時分,艷陽高照。
周長風一進值房就吐槽著,然后甩了甩胳膊、搖了搖腰背,湊在電風扇下吹風。
在辦公桌前案牘勞形了一上午的羅符伸了個懶腰,邊揉眼邊笑道“你自己心心念念的東西,可不是別人催著你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