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金烏計劃的一部分,順天理工大學和帝國格致大學奉命組建聯合團隊,由趙湛生領頭,負責設計搭建一個實驗性質的核反應堆。
這個實驗堆除了論證鏈式反應以外沒有其它作用,而且又追求快速完成,所以一幫子教授和學生從早到晚忙個沒完。
第一份設計草稿是在上個月下旬完成的,爾后就雇來了工人們進行搭建。
不同于歷史上費米團隊在芝加哥大學的c1石墨反應堆,趙氏實驗堆使用輕水作為中子慢化劑,所以外觀上并不是“一塊又一塊石墨磚壘在一起”,而是“一個水泥造的大水桶”。
配圖
人們把這個混凝土外壁的圓形池子稱做浴桶,里邊放置著十二個豎立的鋼制格柵,里邊層層疊疊的放著初步濃縮過的巧克力塊狀的鈾。
這些條形鈾塊經過初步濃縮,u235含量提升到了大約25并沒有足夠的時間繼續使用繁瑣的工藝進一步濃縮。
“我草”
周長風在見到這座簡陋的核反應堆時脫口而出。
他下意識地后退了一步,詫異地問道“啊嘶你們沒有做防護措施嗎鉛、鉛呢”
在場的師生們反倒納悶他為什么這么驚奇甚至于驚恐。
不明所以的趙湛生地說“周待詔這是何故些許射線罷了,不觸碰、吸入核子材料便是。”
這個反應堆是露天的、露天的、露天的,沒有任何的防輻射措施。
周長風指著房間一角的兩個敞口鐵通和一根長長的火鉗,問道“那兩個桶裝的是啥為什么這里會有火鉗”
“硼酸粉。”一名教授答復道“那個長鉗子是加減鈾塊用的,控制反應,由少到多一直加就逐漸開始鏈式反應了。如果有失誤,不對勁了,就把硼酸粉倒進去緊急阻斷反應。”
離譜這也太簡陋了
周長風大為震驚,即便反應堆運作過程中的中子輻射和伽馬輻射不是特別強,但也絕不是可以無防護直接靠近的。
一切安全規則都是建立在血與淚的基礎上,他不知道的是,在這個核能初始階段的年代,人們對于防護措施的重視程度并不高。
費米團隊在芝加哥大學搭建的c1反應堆亦是如此,那些學者和專家最終也大多因此早逝,費米年僅53歲就罹患癌癥離世。
所以周長風再不敢于此逗留,掉頭就走。
“小李,把所有人都帶出來,暫時封鎖這里”
“得令”
隨同周某人而來的幾名衛兵隨即招呼著把廠房中的師生們都給趕了出去。
眾人十分疑惑不是說今天要來視察反應堆的進展嗎怎么突然變卦了
面露無奈之色的周長風搖了搖頭,掃視了他們一圈,肅然道“鑒于射線對身體安全有不可預知的嚴重危害,你們不能這樣膽大無畏的胡搞。從今天開始,為反應堆四周搭建至少一寸厚的鉛板隔層,參與研究的人都必須身穿含鉛襯板的背心。”
師生們面面相覷,大家都覺得莫名其妙,你一個將領還能比咱們更懂核子
“可是周待詔,朝廷給定的時間緊迫,這又得耽擱許久了。”
“不行就是不行,這事我有否決權。”
趙湛生嘆氣道“而且還來得及沒稟告,這個堆恐怕不成功,鏈式反應無法長久自持輕水好像不宜用作中子減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