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絕不投降;四天三夜
10月15日,凌晨時分。
距離日出還有將近一個小時,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
夜空中繁星點點,只可惜在遙遠的南半球見不著北斗七星,取而代之的是南十字星。
陸戰一旅一團在薛燦的命令下開始陸續進入進攻出發陣地,準備正式展開對達爾文的進攻。
老弱婦孺之類的弱勢平民在過去的幾天里已經基本撤離,剩下的人主要是青壯年男女,其中不乏許多斗志昂揚的民兵。
致電澳軍第6步兵師的最后通牒明確告知,滯留城區的平民出現傷亡在所難免,建議主動獻城請降。
師長理查德少將和市長托馬斯聯名撰寫了答復函,信函大片空白,只有寥寥一句話「thatstotayoutofthequestion」
“白費口舌,他們不會答應的。”
“誠然,但基本禮數要到位嘛。”
士兵們以小組為單位散開,準備肅清那些澳軍據守的房屋。
配圖達爾文
巷戰特點在于戰場寬度狹窄,指揮聯絡困難,部隊一不小心就擁擠在一起,也可能一不留神就走散。
而軍隊的城鎮肅清戰術就要簡單直接得多了,幾乎允許使用一切手段消滅敵人。
陸戰一旅直屬的戰車隊亦被拆散開來投入了戰斗,每條街道分配一個戰車排,也就是四輛中型坦克,使用步兵引導坦克的城鎮步坦協同戰術。
澳軍組織小股反擊部隊嘗試奪回白天失陷的據點,明軍亦不斷派出斥候或巡邏隊嘗試向縱深滲透。
從前步兵自動火力占優的局面在這兒也不復存在,因澳大利亞人和保守固執的英國人不同,他們裝備了相當數量的湯姆遜沖鋒槍。
在這樣一片片的殘垣斷壁之間,澳大利亞守軍堪稱寸土必爭,他們與明軍有一屋爭一屋、有一樓爭一樓、有一街爭一街。
看似高大上且酷炫的cqb戰術歸根究底只是警察戰術,為了減小暴力影響和避免連帶傷害而做出了許多妥協。
達爾文市的大部分城區都在熊熊燃燒的戰火中化成了廢墟,尤其是圍繞著斯圖亞特中學和伊西多酒店的兩處主要戰場,任何建筑都被炸塌,放眼望去見不到一棟完好的房屋。
在北邊郊區的移動指揮部中,神情凝重的周長風一邊啃著饅頭一邊望著遠處的硝煙走神。
陸戰隊步兵們處在坦克前方大約五十米遠的距離,謹慎地靠著街道兩側緩緩推進。
從門窗入內并不是最優選擇,門窗后邊可能有詭雷,敵人的槍也可能正指著門窗。相比之下,直接從旁邊炸開墻體鉆洞進屋,這樣可以出敵不意。
“戰車從后邊靠過來了要開炮了”
“老齊中槍了來人”
雖然周長風已經竭盡所能地傳授了后世總結的諸多戰術組織要領,但他知道許多經驗教訓只有以血的代價為檢驗才會深入人心。
澳軍使用的霰彈槍被證明是一種很適合近距離戰斗的武器,明軍發現己方也應該多列裝些霰彈槍,否則交火時有些不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