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部隊、官兵部隊、炮兵部隊也各有傷亡,第一攻堅戰車營前后損失了17輛重型坦克,其中7輛具備修復價值。
當太陽躍出地平線時,哨子聲此起彼伏的響了起來,負責北城區的陸戰一旅隨即展開了進攻。
明軍的80㎜迫擊炮、112㎜步兵炮、112㎜榴彈炮、144㎜榴彈炮,澳軍的3英寸迫擊炮、qf45英寸榴彈炮、qf18磅野戰炮,雙方的各型火炮毫無顧忌的發射炮彈。
所以從現在開始便沒有什么顧慮可言,如果有必要,明軍完全可以將達爾文夷為平地。
陸戰隊官兵用輕機槍向房屋的墻體射擊曳光彈,從而向坦克指明位置。
“槍榴彈滾來了”
剛一爆炸,他們就迅速沖入屋內,用沖鋒槍、自動槍、霰彈槍朝著任何還在動彈的玩意開槍
從樓下到樓上,陸戰隊官兵在破門而入肅清每個房間之前都先丟幾個手榴彈進去,然后再以猛烈掃射將里邊殘存的敵軍士兵撂倒。
戰斗隊形應避免一個班以上的集體行動,優先以三、四人的小組單位行動;必須靈活廣泛的使用各種爆炸物。
他們在火力與煙幕掩護下接近敵軍據守的房屋,然后在房屋承重墻放置大量炸藥包和爆破筒,直接炸塌整棟建筑
往往在震天動地的巨大爆炸后,里邊的澳軍士兵便被活埋在廢墟中。
澳軍第6步兵師在戰前差不多算齊裝滿員,滿編率96,有官兵13790人,但經過近十天的血戰,其已經被基本殲滅,僅剩幾百人的殘部在市區中部的一處住宅區和博物館負隅頑抗。
澳軍早已把酒店里邊的大部分可燃物都給扔了,床、衣柜、窗簾、地毯等等均被清理得一干二凈。
“那邊十點鐘、十點鐘方向二樓,打”
看似規模不大,但戰場不是點對點,實際上圍繞伊西多酒店展開的戰線上敵我雙方足足有數千人。
醫護兵和急救員冒著槍林彈雨匍匐前進,將血流如注的傷員拖拽回安全些的地方,然后一邊包扎一邊打止痛針。
激烈的戰斗從清晨持續到黃昏,即使夜幕降臨以后雙方也沒有喘息之機。
周長風不假思索地命令道“憲兵過去核實,確鑿的話就撤職拘押回來,營副暫時接替職務。”
明軍每前進一步、每奪占一幢樓都要付出巨大的傷亡,如此血腥爭奪的結果就是瓦礫碎片和橫尸遍地。
不過南城區的關鍵要點已大半攻占,其中伊西多酒店在這幾個晝夜里三次易手
久經沙場的陸戰一旅士兵們幾乎在一瞬間就翻滾著撲到了旁邊的掩體后邊,然后馬上在軍官的指揮下選定方向予以猛烈還擊。
北城區的斯圖亞特中學和南城區的伊西多酒店成為雙方爭奪最激烈的建筑。
“咚”
“幫步兵進屋,殺爆彈一發。”
“殺爆彈一發好”
雖然人口不多,但市區的面積卻不小,接近有二十平方公里,房屋建筑之間相隔比較稀疏。
掃蕩分隊通常以三、四人的近接戰斗小組行動,集中裝備沖鋒槍、自動槍、霰彈槍,大量攜帶手榴彈和爆破筒,人數不多不少,多了便會臃腫而不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