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增加破譯難度,每一次更新均會下發甲本、乙本、備用本這三本密碼本。
九一式密碼機的技術來源除了商業型號恩尼格瑪密碼機一說外,另一說法是來自于瑞典哈格林公司,但因為瑞典人知道日本人只是來剽竊技術而不會大量購買,便用簡易低配版把這些窮鬼給打發走了。
西方字母只需要指定二、三十個字母的編碼即可,而漢字總不可能為幾千個字全部編碼,所以漢字會首先轉化為數字,然后再進行傳輸。
“算是吧。”周長風佯裝嚴肅地回答道“對你我算大事。”
電訊處有一個神秘的下轄機構,代號“東梢間”,規模很小但精英薈萃,他們便是制做、執掌百萬明軍交流通信密鑰的幕后人。
從而混淆敵人的判斷越是頻繁出現的字句,越是容易成為突破口。
“好著呢,就是特能鬧騰,鬧騰累了倒頭就睡,這丫頭尤為好動。”
破譯并非一破全破,實際上很少出現完全破譯的情況,但一封重要電訊中只要有幾分之一的內容被解讀出來就會泄露大量有用信息了。
與之相比,歷史上日本人采用的是將日文轉變為日語羅馬字,然后經由仿制的九一式密碼機進行加密。
“對了,你們對美國密碼的破譯成果怎么樣呢”
屋內因為有爐子的緣故暖洋洋的,但是陳設凌亂,桌子椅子歪歪斜斜,其中有半數青年都是頭發亂蓬蓬、衣衫不整的模樣。
“各個無線電偵聽組截獲的美海軍通訊電文,都匯總在這里了。”
聽她聲稱自己小時候非常乖巧,不哭不鬧相當省心,周長風就回想起了從前和岳父一邊釣魚一邊閑聊的話。
所以,周長風對此地的第一印象就是這真的是隸屬于大都督府嗎
接下來,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分別多日以后久旱逢甘霖的事。
第四步,找到整篇電訊中出現頻次最多的一個詞,用黑話或方言進行隨意的替換,比如“負傷”出現最多次,那就隨意的把某一段出現的“負傷”換成“掛紅”。
哲宗朝晚期的癸巳年,明倭之戰中,明軍就因此密碼被破譯而吃了大虧,要不是當時發現以后趕忙亡羊補牢,后果不堪設想。
“另外,漢字電文完全基于電碼本來發訊,畢竟英文發文只不過二十六個字母,德文也不過三十個,而漢字即使是常用字都有二千多了。”
“啊啊啊不可能大錯特錯”
相比起更加泛用、方便、高效的密碼機,大明海軍采用的這一套加密方式非常繁瑣和低效,甚至可以說有點原始。
即使在老氣橫秋的陸軍,那些吊兒郎當的老兵在見到軍官時也不敢太肆意,至少要帶好帽子、捋正衣領,同時干脆果斷地站直身子行禮問好。
當然了,這一套加密方式得到的電訊破譯解讀的難度是比較高的。
于是他便沒操心登陸凱恩斯和湯斯維爾的后勤保障和政治影響問題,次日一大早就趕去了大都督府電訊處。
“就是這了,請進吧周待詔。”
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