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號驅逐艦在之前的戰斗中被重創,全艦被烈焰吞噬,火情失控無法扼制,官兵被迫棄艦,但她卻頑強的漂浮在海面上直到現在。
目光復雜的周長風指著她,問道“還沒沉,不去搶救一下嗎”
朱遠維平靜道“從里到外都燒透了,就剩個殼子了,不值得修復,還不如造艘新的。”
一刻鐘后。
從前酷愛拍照留念的江寧如今仍然保持著自己的喜好,陸戰一旅野戰醫院和其它勤務單位一樣都搭乘豐安號貨輪。
當他們途經這兒的時候,恰逢瑞安號驅逐艦對繁昌號實施雷擊處分。
兩道白色航跡出現在海面上,直奔還在燃燒的繁昌號而去。
“咚咚”
由于長時間被烈焰炙烤,繁昌號的艦體鋼材強度大降,鉚釘和焊縫也有部分失效,兩枚512㎜艦用魚雷很輕易地就將她攔腰斬斷。
也就幾口茶的工夫,海面上只剩下一些碎片、油跡、波瀾。
江寧用他新購入的晶銳牌相機拍下了幾張照片,剛好記錄了全過程。
周長風也在天市左垣上看到了這一幕,他想了想,開口問道“之后新服役的驅逐艦應該可以沿用這個艦名吧”
“恐怕沒戲,過幾天除籍以后就沒了。”先前那名少校如是說道。
“嗯為什么”
“大明東西南北那么多縣,都等著自個的名字被選中咧。有戰功戰沉的船才能二次命名,就像沁水號,有勇有謀,以小博大一擊致命。”
聽完這話,周長風不知道為什么有一絲凄涼悲愴的感覺涌上心頭。
繁昌號注定會湮沒于歷史長河中,寂寂無名,即使是百年之后的軍史愛好者,也只有在細細研究大明海軍驅逐艦建造史、托雷斯海峽海戰始末的時候才會注意到哦,原來歷史上還有這樣一艘驅逐艦啊。
價值九百多萬圓的驅逐艦尚且如此,個人又有多么的渺小。
挨了十幾發406㎜穿甲彈的元封號戰列艦遭到重創,傾斜嚴重。
湘江號輕型巡洋艦嘗試連接鋼纜輔助扶正,但差點把自己都給拖翻,艦長急忙下令切斷鋼纜。
最終,剛剛對繁昌號實施了雷擊處分的瑞安號來到了元封號旁邊。
在所有人員撤離之后,瑞安號向她發射兩枚魚雷。
12月4日719,至昌十七年入役、大明自建的第三艘國產戰列艦元封號,就此沉沒于托雷斯海峽和珊瑚海的交界處附近。
此戰,丁字三十九分遣艦隊以弱擊強,依靠良好的訓練、勇敢的戰術、成功的奇襲、及時的外援、不錯的運氣,成功擊退并重創了tf12特遣艦隊。
明軍損失驅逐艦四艘,元封號戰列艦沉沒;錢塘江號輕型巡洋艦遭到重創,但傷情可控。
美軍損失驅逐艦三艘,鳳凰城號輕型巡洋艦沉沒,馬里蘭號戰列艦沉沒;其余所有戰艦均遭到不同程度損傷。
因為損失較大,明軍艦隊沒有追擊。
這時候的tf12艦隊上下充斥著沮喪之情,官兵們格外郁悶和懊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