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只是從灌木叢中鉆過,身上就在不經意間掛上了幾條螞蝗,這些茶色、灰色的軟體動物約有手指大小,吸附在皮膚上吸著血。
它們的口器會分泌一種叫螞蝗素的化學物質來麻痹皮膚,使人感覺不到痛和流血感。
發現自己的胳膊、小腿、脖子上掛著這樣惡心的軟體動物,幾名在城市長大的翻譯被嚇得渾身發抖和反胃干嘔。
相比之下,那些云南、廣西、安南農民出身的士兵倒是習以為常,相互把身上掛著的螞蝗揪下來,隨身往篝火堆里一丟,只聽“嗞啦”一聲隨后就能聞到一股焦糊味。
翌日。
得到良好休整的官兵再度啟程,直撲十幾公里外的軍事重鎮科科達。
奉命阻擊這支明軍的澳軍部隊是第25民兵營和巴布亞民兵營的先遣分隊,總兵力只有三百余人。
配圖
面對來勢洶洶、氣勢如虹的明軍,澳軍民兵寡不敵眾,頑強的意志亦被炮彈和刺刀碾碎
12月10日,一場短時強降雨發生在了巴布亞半島。
傾盆暴雨讓莫爾茲比的正面戰場的激戰停滯了下來,陸軍第十三步兵師這兩天打得甚是謹慎。
有多謹慎呢往往步兵班排在遇到敵軍暗堡以后就立刻龜縮不前,原地挖掘散兵坑躲好,等待己方炮火支援,壓根不嘗試自行解決。
這導致十三師的推進效率極其低下,兩天兩夜的成果還不如陸戰一旅一天清除的暗堡與工事多。
“真的,周兄,我過去瞟了一眼,實在是一點積極性都看不到”
朱立鑠從那輛迅雷越野車上跳下,一邊掀開帳篷門簾一邊吐槽。
“由他們去吧,就當減少兵力損失了。”
對此周長風也大為無語,但也不好多說什么,索性就由著他們這樣慢慢磨了。
與此同時,崇山峻嶺中的科科達鎮
不足二百人的澳軍民兵營先遣分隊殘部退守科科達機場,試圖為援軍的到來爭取時間。
為擊潰當面之敵的軍心士氣,游子陶特意組織了一次兇悍的刺刀沖鋒。
五個步兵排展開為不符野戰條令要求的密集陣型,集中下發沖鋒槍和自動槍,余者全體上刺刀。
炮擊突然開始,上百發64㎜和80㎜殺爆彈像雨點般落下,總量不多但頻次極快,看上去格外猛烈。
“嗶嗶嗶嗶”
“嘟嘟”
尖銳的哨子聲響了起來,嗩吶因為哨片受潮而無法使用,所以只能先用繳獲的小號來吹響沖鋒號。
傾盆暴雨中,被濺得滿身泥水的澳軍民兵們看到了讓他們畢生難忘的場面數不清的身影從前方吶喊著沖來,密集的子彈撲面而來
“萬歲”
“殺”
從沖擊出發陣地到面前不過二百米,轉眼即至。
有人被驚得愣在原地,隨后便被一梭子子彈撂倒,亦或是被滴著水滴的刺刀捅穿身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