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有人吐槽道“咋回事聽不懂不行就讓老子來。”
那下士不耐煩地擺了擺手,低聲吼道“滾閉嘴,別吭聲。”
幾人琢磨了一通,聽一半猜一半,越到后面越覺得離奇。
什么鬼
聽這些澳洲白夷嗶嗶了一通,好像有個營死傷慘重,一會兒說要終止反擊,一會兒又說要撤退到下一道防線。
因為整條戰線都在交火狀態,實在太過于危險,所以這個偵察小組便沒有選擇急著返回,而是先暫時找了處隱蔽的地方藏著。
待日落之后,他們才借著夜色掩護溜回了明軍控制區。
“殲敵一個整營”
后方指揮部中,趙寒楓、姚良川、謝萬誠三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正在吃橘子罐頭的周長風也有些懵,邊咽邊詫異道“呃啥這戰果怎么來的”
那名第十三步兵師的斥候中尉興奮地說“回告周長官,昨日下午察覺的敵情跟咱們料想的不一樣,那地方估摸著是用來集結的,當時澳蠻子打算來一通反擊,恰好啊,也算瞎貓碰上死耗子了。”
齊裝滿員的庫容團營遭到了殲滅性打擊,四個步兵連只剩一個,想必這肯定會給澳軍留下刻骨銘心的教訓。
給澳大利亞人來一點小小的火箭炮震撼小子百虎齊奔
一次就折損了半數預備隊,可以說弗農少將的心都在滴血。
這意味著澳軍第8步兵師基本上喪失了反擊的可能性,殘余的預備隊只能用于在戰線崩潰時穩定一下局面,僅此而已。
近一個星期的戰斗讓部隊上下身心俱疲,龜縮死守固然能拖延時間,但相應的也顯得呆板愚蠢。
這幾天許多場戰斗已經演變為了固定模式
明軍進攻澳軍一處陣地,受限于雷區和鐵絲網而被迫先組織爆破清障,澳軍趁機以各種火力殺傷明軍,而在清障完畢以后,明軍就進行老套的步炮坦協同進攻,突破澳軍陣地。
這種戰斗模式讓周長風非常不爽,雖然身為指揮官的他不用操心,但實在是太呆了。
參戰明軍傷亡已逾三千,而澳軍的損失保守估計也差不多,但因為醫療條件無法跟擁有二級野戰醫院與醫護艦保障的明軍相提并論,所以死亡率高的多。
陽白號醫護艦收治了大量重傷員,了在這種場合下所能達到的最高醫療水準,因而陣亡和不治人數迄今只有784人,而總傷亡數字為2980人,可以說相當不錯。
除了經驗積累以外,從大明本土空運而來的一百五十支青霉素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因為如今還沒找到合適的大規模量產方法,這些只有兩萬單位的青霉素針劑每一支都彌足珍貴。
唯有那些感染癥狀較重的傷病員才有資格使用,在這個不存在耐藥性的年代,青霉素療效之顯著讓軍醫們深感震驚。
雖然一些醫學期刊已經登載過這種神藥的療效,但大家都是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來看待的。
百聞不如一見,誰敢相信那些因為創口感染導致嚴重菌血癥的病人在奄奄一息的情況下迅速變得精神起來
一開始的時候大家還心里咯噔一下,覺得這該不會是回光返照吧,直到真的確定好轉以后才放下心。
“科科達小徑的偏師到哪了他們已經比原定的日子晚了半天了。”
鑒于當面之敵的有生力量損失很大,周長風考慮該實施總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