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我總體上是充滿信心的,不過”周長風聳了聳肩,同樣笑著回答道“丞相大人說得對,未雨綢繆、未雨綢繆嘛。”
考慮到穿越者的先天優勢,而且后世的周某人學習過系統且完備的抗登陸作戰。
從戰役層面到戰術層面,他認為自己確實應該站在歷史制高點指引方向。
不管三七二十一,作為先驅者把戰略防御的策略給大致捋一捋,闡明思路,之后會不會用得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程翰向來都稱贊周某人的理論水平,尤其是諸兵種合同戰術放眼中外都是拔尖的,只是上升到戰役層面會遜色些。
“海空優勢皆喪且無外援時,選必要之島、略次要之島,擇其要點而守之這倒是比某些庸才吹噓的陳兵百萬要高明得多,我這些天抽空批注一下吧。”
肩負總參謀長之責的程翰需要過目審閱的文件非常多,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忙人。
不過即便如此,他的效率也遠超周長風的預料。
當時在向他遞交了論文草稿以后,周某人便趕著坐飛機去廣州看熱鬧了,結果僅僅兩天之后,剛返回京城就得知自己的那十幾張草稿居然已經審閱批注完畢。
核對無誤以后,這篇論文便被登載在了明軍內部報刊上。
名曰東南大洋島礁守備戰術與配系之我見的論文被印發于陸師半月談、水師半月談、空軍旬刊上邊。
大明空軍建軍時間短,各個方面都比較特立獨行,其內部報刊也是一樣。
鑒于周某人軍機待詔的身份,朱泠婧起初不太情愿讓他公開署名,因為這種和失敗主義沾邊的論文可能會引發誤解。
但周某人努力爭辯了幾句,最終還是讓她應允了。
如今這些報刊上都在登載些什么呢
這一期的陸師半月談登載著〈自達爾文到莫城,澳軍戰法之歸納〉、〈叩叩達小道翻山越嶺奔襲之始末〉、〈淺論城鎮地區戰防炮靈活妙用〉等等。
這一期的水師半月談登載著〈托雷斯海峽海戰復盤簡析〉、〈水偵機搜索任務常見疏漏〉、〈夜戰要領錢塘江號艦正之心得〉等等。
這一期的空軍旬刊登載著〈不宜依賴三角形概率轟炸法〉、〈淺論格斗時佯裝引擎故障之計〉、〈對敵大型轟炸機之截擊經驗綜述〉等等。
在它們中間,居然不約而同的出現了一篇談論己方缺乏海空優勢的時候該怎么進行防御的論文
而且從頭到尾瀏覽以后竟發現最后的署名是“陸戰一旅旅正周長風”
這篇論文從一開始就以確鑿無疑的篤定態度說明,沒有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情況下,防御任何島嶼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一切做法都是為了盡可能拖延時間、殺傷敵軍。
周某人在其中分別以戰前準備、戰役部署、步兵戰術、炮兵戰術、反坦克戰術、防空戰術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構想。
第一,戰前要盡可能多的囤積炮彈,子彈在達到一個戰役標準彈藥量以后就不用再運了,而炮彈越多越好,其中又以80㎜迫彈和112㎜榴彈最重要。
第二,要以縱深防御來進行部署,整個配系要綿密且復雜,保證能相互溝通支援,任意堅固支撐點在被分割包圍后也應該具備獨自堅持一段時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