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
“六百”
一架三七式艦轟以正常流程進行俯沖轟炸,動作標準得與訓練時無異。
然而一發28㎜高爆彈卻恰好擊中了它左側機身的減速板,感覺到猛地一震,意識到被炮彈擊中的飛行員急忙后拉操縱桿將飛機改出。
這架俯沖轟炸機從薩拉托加號的后方接近,并投下了航彈。
隨即,飛機以差不多水平的姿態從甲板上掠過,與航母甲板幾乎緊貼在一起,最近時相距不過幾米
在此過程中,它投下的250㎏航彈向前飛了數十米,風阻帶動螺紋引信保險的小螺旋槳葉片飛速旋轉,一圈、兩圈、三圈最后啪嗒一下脫離。
撞針由此進入待發位置,引信生效,僅僅零點幾秒后,飛落的航彈就觸碰到了飛行甲板。
撞針瞬間觸發底火,但因為這是一只延時引信,所以先被點燃是延時信管,航彈也在這期間砸穿了甲板鉆進了機庫里邊。
“轟”
后座機槍手的眸子中燃起了一團火,那正是薩拉托加號的后段飛行甲板噴涌出爆炸火光的場景。
而這架三七式艦轟因為機身減速板被擊毀的緣故有些向左側傾斜的跡象。
飛行員沒有思考的時間,他完全是下意識地借勢做了一個橫滾動作,然后把節流閥推到底加速向遠方飛去。
薩拉托加號的官兵目瞪口呆這是在打仗呢合著你們還有閑工夫做特技
這一刻從半空中低頭看去,半個太陽已經隱沒于天海相接之處,熹微的光線無力對抗蔓延的黑暗。
海面仿佛一面藍黑色的、有許多小破洞的抹布,噴吐著火光的小破洞格外晃眼睛,眼花繚亂的,讓人辨不清目標的輪廓。
其余的飛機就沒有先前那架三七式艦轟的好運氣了,也可以說他們遇不到好時機了。
環境因素已經注定攻擊大概率是無效的,之后輪番而來的五次攻擊也確實如此,再沒有一發命中。
完事收工
隨著撤退命令發出,零零散散的明軍機群開始一邊向西飛一邊重組。
大家興高采烈的分享著剛剛的經歷,取得命中的人尤其激動,就好像自己剛剛撲殺了一只猛虎一樣。
1842,太微左垣號和太微右垣號的攻擊編隊結束空襲,并發回了粗略的戰報電訊。
「敵艦隊被重創,突擊者號中炸彈四發;約克鎮號中彈五發、魚雷二條。收兵回航。」
忽然,無線電頻段中出現了范思治的聲音。
“我這剩下的油應該飛不到馬亞那,我還能按這個樣子飛半刻鐘的樣子伱們到了以后跳傘,然后盡快集合。”
本來這次攻擊就處在作戰半徑的極限,而且去程時還以高速飛行,現在返程的余油不足以飛回航母,因此大家將按照原定計劃在馬亞那環礁集體棄機跳傘。
不過范思治的情況還要更糟糕一些,他的飛機被幾發127㎜機槍彈擊中,自封油箱的橡膠膨脹層并不是瞬間生效,它需要少許時間膨脹封堵破口,在此期間額外泄露的燃油導致范思治的三七式艦轟現在就已經油表見底。
西邊天海交接處還剩下一點黯淡的紅色,與邊上的黑色交融在一起,機群就這樣向西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