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西洋之時,艦隊正在進行加油作業。
給油船和目標戰艦靠近,一前一后,給油船在前,接受加油的戰艦在后,然后再拋出纜繩和輸油管。
大明海軍通常使用二等艦用重油,這種黏糊糊、黑乎乎的重油是原油提煉汽油、柴油、煤油以后剩下的殘渣,看上去就像止咳糖漿一樣,需要預熱到100c才可以通過管道輸送。
可就在這時,一發信號彈突然從艦隊西邊的一艘驅逐艦那兒竄上了天,無線電頻段中也傳出了“發現魚雷航跡”的呼喊聲。
遭到不明潛艇偷襲,官兵們好不容易放松了的那根弦又緊繃了起來。
幾分鐘后,武夷山號重巡報告自身好像被一兩枚魚雷擊中,下層艙室中的官兵聲稱聽到了明顯的撞擊聲,但沒有發生爆炸,無損失。
滄州號驅逐艦前往驅趕,深水炸彈隆隆作響,在海面上掀起一團團巨大的浪花。
鬧得雞飛狗跳,過了好一陣子,潛艇警報總算是解除了。
次日。
天色微明,陸戰二旅四團一營官兵已經扒拉著繩網登上了登陸艇。
各種口徑的火炮都在噴吐著火舌,雨點般的炮彈砸在殘破不堪的美軍陣地上,更添狼藉,在五艘驅逐艦的直瞄火力支援下,登陸塔拉瓦環礁中部。
昨晚周長風和嚴辰武確定了最終的登島方略,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先從中部上岸,將狹長的環礁自中間一刀切斷,然后按部就班地逐漸掃蕩其余陣地。
觀摩戰事的周長風實際上興致不高,海戰失利的美軍現在孤軍奮戰,士氣一般。
其陣地構筑得較為呆板,缺乏因地制宜的靈巧,實戰表現乏善可陳。
當美軍炮兵陣地或是被摧毀或是被壓制之后,陸戰二旅的損失便不出所料的直線下降,傷亡大部分都集中在剛開始被火炮轟擊的時候。
排除這些不出所料的事情,唯一讓周長風上心的就是那些試制四〇式無后坐力炮。
武漢陸軍兵工廠加班加點趕工完成的三十門有一半都給了陸戰二旅,塔拉瓦環礁之戰正是檢驗其效用的好時機。
火箭筒雖然顯著提升了明軍步兵分隊的攻堅能力,但其射程與精度都不盡如人意,基層官兵一直渴望有一種輕便、精度高、射程遠的伴隨武器。
無后坐力炮就完美契合了這個需求,一百六十幾斤的戰斗全重雖然還是稍顯笨重,但眼下有的用就不錯了還要什么自行車
遵從周某人的建議,每個步兵營將原本的戰防槍排改編為無后坐力炮排,以四門80㎜無后坐力炮代替六支144㎜戰防槍。
實戰中一般會將之下發配屬給參戰的一兩個隊,遭遇敵軍火力點時便可以及時直瞄轟擊將之拔除,整體作戰效率顯著提升。
尤其是試制四〇式無后坐力炮可以在三百米處精確射擊,而三七式戰防火箭筒則往往要抵近到幾十米。
兩百多米的差距在實戰中會徒增多少傷亡,又會耽誤多少時間無后坐力炮的優越性能讓陸戰二旅官兵贊不絕口。
“砰砰”
“噠噠噠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