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屬步兵炮隊的4門三七式112㎜步兵炮升格為8輛四〇式輪式突擊炮。
團直屬隊斥候排也獲得了6輛四〇式輪式偵察車,從半摩托化升格為機械化。
突擊炮和偵察車實際上是同一車輛的兩種型號去年周某人視察武漢揚越公司時的圖紙如今已經投產。
突擊炮型號安裝一門一八式80㎜山炮作為主武器,車內備彈22發;偵察車型號則使用一門老舊的厄利孔sca60型20㎜高射炮,備彈240發。
大明陸續淘汰的老式厄利孔機炮實在是太多了,當年進口加自產的有大幾千門,現在雖然被三四式208㎜高射炮所替代,但其性能還是很不錯的。
用于對地射擊時,其稍顯落伍的對空性能一下子就成了無足輕重的事,實際上美軍現如今除了2a1中型坦克以外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抵擋老式厄利孔機炮的射擊。
一門三四式112㎜榴彈炮都要23萬圓,這樣一輛便宜夠用的突擊炮或偵察車的采購價卻不過264萬圓,實在是太劃算了。
除此以外,雖不起眼但地位比武器更重要的技術裝備也有了不小的進步。
無線電通話機的裝備數量將進一步提升,此前每個步兵營只配有三臺,而今增至五臺。
這將進一步增強各兵種協同能力,顯著增加作戰效率,甚至比給一線單位換裝新銳自動步槍來的更有效。
方便好用的步話機一直很受基層將士的喜愛,可惜數量有限,而且存在信號差、重量大、耗電快的缺點。
上海雍暢電氣公司深知利潤回報豐厚,大力支持這種潛力非凡的設備的發展。
三六式無線電通話機的下一代產品現在已經交予軍器局測試,試制四〇式無線電通話機在維持重量不變的前提下,增大了通信距離、改善了穩定性、延長了壽命。
其工作頻率為36hz,全重16㎏,正常情況下語音通話距離為4㎞,電碼發訊距離可達15㎞。
綜合下來,第一登陸遠征軍的紙面數據相當驚人,放眼全世界也是獨一檔的兩棲入侵力量,讓人望而生畏。
經過他三年如一日的努力,陸戰一團再到如今的陸戰一旅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而且內部氛圍的積極程度遠超其他部隊。
當年,他受歷史上卡爾森少校的做法的啟發,在陸戰一團試行了一部分軍事民主的辦法包括丐版的“官兵一體”和“士兵委員會”。
并且,陸戰一團以及如今的陸戰一旅都貫徹了“盡可能讓每個士兵都清楚征戰之目的”的條令,明顯提升了士氣和主觀能動性。
再加上大明海軍陸戰隊是海軍的親兒子,薪餉待遇良好,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皆能滿足普通士兵的需求,士氣和氛圍高漲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意思的是,其他部隊的將領也有偷師學藝的,然而很少有人能堅持到底。
這樣的內部改革壓力重重會讓軍官沒面子、丟份兒,所以大部分嘗試模仿的將領最后都不得不廢止嘗試,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周某人那樣有后臺和毅力。
模仿得比較成功的主要有空軍傘兵一團、儀鸞司、陸戰二旅,嚴辰武倒是不恥于學習,而且他的背景夠硬,也全心全意想把自己的部下打造得更強。
儀鸞司則要特殊一些,一方面蔡治琛本人極有遠見,另一方面在于特種部隊的作戰模式本來就容易抹去“官”和“兵”的差異。
至于自己的晉升,周長風倒是不怎么在意都已經經歷了這么多次戰役,晉升本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區區一個少將而已,還能跑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