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稱功率達到1200匹馬力的雕六式九缸星形發動機計劃在本月投產。
三六式戰斗機換裝引擎以后衍生為丁型,同時進行了系列改進該用適應太平洋地區環境的特殊空氣濾清器、加寬螺旋槳的槳葉、尾輪也可收放從而減小阻力等等。
如此一來,三六式丁型的極速達到了550㎞h,最大航程增加至1260㎞。
另一個鮮為人知的進展是關于大型飛機的。
在戰爭爆發之前,大明空軍免不了要認真應對北方的潛在威脅。
空軍中的戰略轟炸學派認為組建戰略轟炸部隊打擊敵人的工業區是行之有效的辦法,能夠有效削弱敵人的戰爭能力。
在這些人的推動下,軍器局開啟了重型轟炸機計劃,向各大廠商公開招標。
大明空軍在三六年提出的要求是這種轟炸機能夠在攜帶1000㎏航彈時達到3200㎞的最大航程,攜帶2000㎏航彈時達到2000㎞的最大航程,極速不得低于420㎞h。
在這個要求在三六年無疑是相當苛刻的,對于大明的航空工業是個巨大挑戰。
據此,上行開展了sx40設計案,昌揚開展了cy115設計案,沈陽大華飛機公司更是開展了六引擎的dh621設計案。
大明空軍專門撥出了一筆款項,用于資助參與競標的三家公司,并且許諾即使落選也會酌情少量采購幫忙回本,由此可見空軍方面的重視程度。
然而隨著俄羅斯帝國崩潰內亂,對其內陸工業區的戰略轟炸需求一下子就消失了。
因此重型轟炸機的熱度迅速變冷,空軍隨后也暫停了這方面的計劃。
于是乎,上行和大華都趕緊下馬了自家的設計案大型飛機實在是太燒錢了
唯有完成度最高的昌揚公司決定避免半途而廢,總算在歷經總共四年的努力后完成了原型機首飛。
cy115在4月3日結束了首飛和初步測試,其表現出的問題不少飛行操縱體驗較困難、機翼除冰系統效果達不到預期、著陸速度也比設計的更大。
這又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和資金來解決。
本著“能吃皇糧就不吃家糧”的心態,昌揚公司專門派人來游說,希望能再次得到官方的支持。
他們起先找到了羅符,但忙得不可開交的羅符沒有余暇搭理,就踢皮球似的把這檔子事甩給了周某人。
之后,雙方約見在紫禁城外的一家寅賓館。
得知來意以后,周長風沉吟道“呃確實有必要,我會跟兵部那邊反饋的。”
見他答應的這么痛快,昌揚公司的專員都沒敢相信,還以為這只是隨口敷衍了事。
專員連連拱手,又使了個眼色,身旁那位年輕貌美的女隨從拿出來一封信遞了過去。
他急忙補充道“周待詔,將來適用大轟的地方可不少,若是朝廷能助力一二,今年必定能定型投產”
薄薄的信封里邊百分之百是銀行支票,單純往里邊塞現鈔紙幣的話哪怕塞得鼓鼓的頂多也就幾千圓。
這事能不能辦成,我摸一摸信封厚度就知道了。
想到這句話,周長風不由自主地笑了。
“我當然知道啊,你們回去等答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