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給明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攪亂了第一梯隊的秩序。
小小的登陸艇在其干擾下變得難以控制,許多登陸艇的軌跡變得七扭八歪。
距離甲一灘頭不足四百米時,兩艘登陸艇發生了嚴重的碰撞事故,十幾人傷亡,一營三隊副隊長被輕機槍的槍口重重的砸到了太陽穴,當場昏迷。
搶灘選鋒營之前在進行爆破清障作業時,發現有兩處特別巨大的珊瑚礁無法解決掉,便在那兒布置了浮標和發煙罐。
然而海浪吞沒、掩蓋了其中一處,導致一艘登陸艇毫不知情的觸礁,士兵們東倒西歪,艇底被堅硬的礁石劃出了幾條破口,就這樣停在了原地。
美軍炮兵也剛好在這個時候開火,不過只有二線陣地的兩個野戰炮兵連接到了射擊命令。
八門75㎜野戰炮現在還有五門未被摧毀,一名炮兵少尉下意識的想到了奇怪的聯系四十年前由法國人設計的火炮在二十年前由美國人制造,現在被用來轟擊中國人
高爆彈直挺挺的飛向迫近灘頭的明軍登陸艇,明軍制式的二號步兵登陸艇由木頭制成、只有前邊可放下的踏板為鋼制,僅能抵擋步機彈,可遭不住這種程度的直瞄火力的攻擊。
不斷有登陸艇被擊毀,幸存的官兵在落水以后不得不背負著沉重的單兵裝備奮力泅渡。
923,第一艘登陸艇沖上了灘頭。
隨著艇艏踏板放下,一個排四十多名官兵從中魚貫而出,迎著射來的子彈呈扇面散開,然后臥倒在地向最近的彈坑或掩體匍匐過去。
不過嚴格來說,兩個小時以前就有搶灘選鋒營的士兵乘著動力皮劃艇上岸了。
1010,集結完畢的一營二隊開始嘗試向縱深發展,他們很快遭到美軍的阻擊而無法前進。
營正穆學武少校也在這時候上岸,臨時指揮所都還沒搭建起來,他就親臨一線指揮手頭上可供調遣的兵力展開攻擊。
潮水導致半數兩棲坦克偏離登陸點,順利在甲一灘頭上岸的三輛式兩棲坦克隨即加入戰斗。
老舊的384㎜坦克炮孱弱無比,可它再怎么糟糕也是一門炮,不是機槍可以比擬的。
五個機槍火力點接連被干掉,坦克的出現沉重打擊了美軍的士氣。
被打急眼了的美軍隨后搬來了幾挺勃朗寧2hb重機槍,向明軍兩棲坦克瘋狂掃射。
當即有一輛式兩棲坦克被集火擊毀,先是冒出白煙,接著燃起熊熊大火。
坦克正面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彈孔,有密集恐懼癥的人可見不得這個。
在戰間期,當歐洲軍隊紛紛列裝37㎜反坦克炮時,天真的美軍選擇使用127㎜重機槍當作團級部隊的反坦克武器,直到去年他們才如夢初醒、開始仿制德國人的ak35反坦克炮。
經過一個小時的激戰,在付出了18人陣亡、47人負傷的代價以后,陸戰五團一營擊敗了當面之敵,粗略統計殲敵5060人,生俘3人。
截止1145,五團一營不僅穩固了甲一灘頭陣地,還向縱深推進了六百米,少數尖兵甚至都摸到了利胡埃機場的外圍。
與這邊的順利迥然不同,一公里開外的甲二灘頭似乎吸引了美軍過多的注意力
從縱深射來的炮彈接二連三的落在沙灘上,硝煙和沙塵完全籠罩了那片地方,什么都看不清。
周長風站在一具擱在三腳架上的三十倍雙筒望遠鏡后面,仔細觀察著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