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接一發208㎜穿爆彈和穿燃彈噼里啪啦的抽打在墻體上,水泥碎屑四散飛濺,煙塵逐漸彌漫開來
“火力掩護送他們幾個過去”
“看你們的了”
防化隊的兩個三人小組在艱難的匍匐前進,頭頂上就是橫飛的子彈,對射之激烈幾乎密集得能讓子彈碰在一塊。
崩落的水泥殘片打在鋼盔上,啪嗒作響。
等抵近到不足四十米后,背負著噴火器的士兵將噴槍對準了一個正在噴吐槍口焰的窗口,然后扣下了扳機。
壓縮氮氣推著汽油噴涌出去,在噴槍前部被電火花點燃,化作耀眼的火龍灌進了那窗口中
“燒死他們”
“痛快”
“燒啊,別停,接著放火啊”
士兵們歡呼著,此情此景讓大家更為興奮。
三條火龍不斷出現,幾分鐘的工夫幾乎就把貝琳達酒店的一層給全部點燃了,放眼望去里邊已是一片火海,濃厚的黑煙從中涌出,匯集起來直沖云霄
比預期的更為順利,明軍在1419就攻入了酒店,與龜縮其中的美軍展開了驚險的室內作戰。
“是這樣的周待詔,咱們奪占了下邊兩層,殘敵已撤到上邊的樓層,還在負隅頑抗。”
“撤出來,不用這樣一點點啃,我說過不要這棟樓了。”
周長風不愿再耽誤時間,或者說他覺得在這兒出現額外的犧牲是極不劃算的。
依照他的指示,兩個工兵排帶來了大量的炸藥,將一包包炸藥圍繞在一層的承重柱布置。
耗費數小時,工兵們在貝琳達酒店一樓北側的八根承重柱總共布置了三百多公斤梯恩梯藥塊和二十幾根爆破筒。
在此期間,步兵們還在樓上奮戰,槍聲、爆炸聲、呼喊聲就在大家的耳邊回響,不斷有傷員被抬下來,滿地都是血,新的舊的混在一塊,也不知是敵人的還是同袍的。
1710,在確認所有參戰人員都已撤離以后,一名工兵中尉用力按下了起爆器壓桿。
“轟”
劇烈的爆炸大大超出了在場官兵的意料,沖擊波將一些看熱鬧的人給掀翻在地,飛出的水泥碎塊更是將幾個倒霉蛋給打傷了。
這時候,酒店大樓的下邊幾層都已經被硝煙和塵土所籠罩,洞察力敏銳的士兵發現大樓在微微晃動。
很快,大家都聽到了鋼筋混凝土碎裂的聲響。
大約五秒過后,貝琳達酒店開始向北傾斜。
隨著幅度加大,傾倒的速度也愈來愈快,最終轟隆一聲完全倒塌,現場被騰起的巨量灰塵所籠罩,嗆得人連連咳嗽。
幾名隨軍記者因為沒有攜帶攝影機而懊惱的跳腳,只能用照相機拼命的連拍。
其中一人頗為崇拜的贊嘆道“不愧是當今名將,領軍作戰干脆利落,看似簡單粗暴的法子卻格外管用,立竿見影,實在是高”
頭戴鋼盔的周長風站在旁邊,端著望遠鏡欣賞了這樣一出好戲,只覺得心曠神怡,禁不住嘴角微微上揚。
聽聞這吹捧的話,他呵呵一笑,滿不在乎地說“不敢當,隨機應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