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導致德軍在伊比利亞半島所取得的戰果黯淡了幾分前些天,好幾家報社竟然都沒把德軍占領馬德里的新聞放列在頭版。
明美兩軍圍繞夏威夷展開的博弈仍在進行中,兩大列強的交鋒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即使是最沒有軍事常識的政客也知道夏威夷的重要性。
“難以置信,他們撤退了”作戰參謀巴奈特中校吃驚地問道“他們發現了我們的計劃嗎”
德軍的腳步從未停止,百萬大軍的碰撞指日可待。
5月10日,也就是明軍開始登陸考愛島的那一天,第69步兵師師長威廉辛普森少將在乘車返回師部的途中被do17轟炸機炸死。
結果等天亮以后,從巴博斯海軍航空站起飛的卡特琳娜水上飛機發回了令人震驚的消息明軍主力艦隊不見了
5月16日,中午,考愛島。
城區西北的一座鋼框架倉庫被選作地面部隊指揮部,頂部蓋上了偽裝網,周圍堆起了沙包,附近也挖掘出幾段z字形塹壕。
隨艦隊而來的地面部隊已經盡數上岸,周長風手頭上可用的兵力為陸戰三旅全體和陸戰四旅七團,總數約一萬人。
截止這一天,不含海軍方面的損失,明軍地面部隊一共陣亡157人、不治10人、負傷546人,總體來說差強人意,比周長風預計的千人傷亡還要低一些。
讓他有些擔心的是彈藥問題,以往的登陸作戰中,出于對兵貴神速的追求,往往只會攜帶四分之一份的標準彈藥量,這次遠征夏威夷盡管帶了雙倍,然而總覺得還不夠充裕。
何況還有百余噸各種補給品被美軍的炮擊和空襲摧毀在了灘頭,另外接下來進攻卡威基尼山一線的考愛島美軍也要耗費不少彈藥。
“來人。”
“在”
“草擬電文,要求關島方面組織空運物資補充,需求量”周長風躊躇了幾秒,“每天五十噸吧。”
如果一切都跟當初所構想的相同,那么登陸部隊的后勤供給本該由運輸船隊來保障。
大都督府和兵部同意遠征夏威夷的前提是美軍缺乏航空母艦,且英軍估計要到七月份才可能派出援兵,所以暑溫行動從作戰到后勤都是基于這個大前提來設計的。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
好在明軍中樞部門考慮的比較全面,暑溫行動的子條目中本就包含有空運物資的預案,用于在緊急情況下為登陸部隊最低限度的物資。
另外還有潛艇運輸物資的預案,不過效率更加低下。
如果想要維持一萬人的軍事存在,日均物資供給量不應少于一百五十噸。
然而參謀們發現這是天方夜譚,完全做不到,因為距離實在太過遙遠從關島到夏威夷總航程接近六千公里。
要知道從柏林到莫斯科也才一千六百公里,而且那是歐洲大陸,有鐵路和公路。
在浩瀚的太平洋作戰,動輒幾千公里的超遠距離足夠讓人望而生畏。
別說一百五十噸了,就算是打個對折,日均七十五噸的空運量都有些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