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父魚號ss191潛艇上演帽子戲法,在處成功伏擊了明軍運輸船隊,這是該艇出海一個半月以來第三次取得戰果。
瓜島之戰告終后,美軍陸戰5團和第39團級戰斗隊的殘部敗退進了瓜島東南部的茂密叢林中。
“都到了吧”周長風掃視了一圈在場眾人,“好,不多廢話,來看登陸方略。”
威利斯頓炮臺、克羅森炮臺、哈奇炮臺等等全部構筑得異常堅固,部分炮臺直接建于懸崖之中,有厚達十英尺三米的鋼筋混凝土為主體防護,上邊還有幾米厚的土層。
然而令人吃驚的是,艦艉已經完全沒入水下的樂亭號奇跡般的沒有沉沒,她在一個多小時后還頑強的浮在海面上。
甲板上的明軍水兵們死傷慘重,隨處可見尸體、殘肢斷臂、破碎軍服,熱血灑遍了整個甲板,濺得到處都是。
至于運送重武器的三艘登陸艦,因為極速只能達到12節,所以沒有跟隨行動,而是和五艘商船與數艘驅逐艦一起跟在后邊作為第二波次。
旁邊的陸戰三旅參謀長唏噓道“在瓜島那個鬼地方呆了幾個月,遭老罪啊。”
會議接下來又進行了一個小時,主要是連同空軍、海軍艦艇部隊一起分配任務,制訂詳盡的預案。
排風扇呼呼呼的轉著,數個燈泡將這里照得通亮。
眾人的頭頂上,兩個雙機編隊在天空翱翔,防備敵人可能到來的空襲。
他們在忙忙夜色中一路疾馳,航向東北,接著在瓦胡島以北海域轉向東南。
一個多月前,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的策劃下,美澳聯軍集結了六百架飛機和五個師的兵力,對南緯二十度線的明軍發動了開戰迄今最大規模的反擊,行動以“鴨嘴獸”為代號。
慘叫與呻吟聲之間夾雜著驚惶和呼救聲,還有傷員忍痛吼道“給我一槍、給我一槍”
剩下的兩個隊依然有28輛三八式重型坦克,不過畢竟損失了營部和后勤保障隊,作戰效率肯定要大打折扣。
周長風拿著水壺喝了一口,回復道“敵方在這邊的布防不怎么嚴密,你部的偵搜營應該能勝任的,組織一個加強隊,上了岸就直奔那里去。”
新到來的陸戰四旅官兵無疑心情復雜,既郁悶又興奮。
在轉移陣地的過程中,第十師師部遭到皇家澳大利亞空軍的轟炸,師長鄒成松被多塊破片擊中軀干,兩天后傷重不治。
“這階段的目標是奪取莫卡普半島,擴大登陸場,站穩腳跟,最理想的是能完全控制科奧勞嶺以東的地方,有這座山脈做掩護,敵人沒法反攻。”
趕來救助的軍醫和醫護兵們都不由得怔住了,有人斷了腿,有人掉了胳膊、有人被開膛破肚
雖然明軍已經奪取了制空權,但這個年代的空情預警和協調很落后,不能排除美軍航空兵突然襲擊的風險,所以周長風所做的打算嚴格遵循兵貴神速的道理。
岸上的美軍被雨點般落下的炮彈炸得抱頭鼠竄,卡內奧赫灣海軍航空站的機棚被一發208㎜殺爆彈炸得粉碎,鐵皮波紋板飛上了天。
部隊卸貨上岸還需要很長時間,但并不妨礙全體軍官會議的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