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高速俯沖而下,幾秒過后大家就瞧見一架敵機拖著黑煙栽向大海,艦隊上下頓時大聲叫好。
這時候,隱隱約約的哨子聲也突然從山口的另一邊傳來。
現在的局面容不得再糾結,可以看到數十名敵人已經迫近,可以聽到從斜下方傳來的英語叫喊。
現在的狀況沒有更優選,換誰來都一樣,巴倫少校只能命令他的部下一波接一波的強攻。
隨后,兩發736x40㎜中間威力彈射來,像筷子捅豆腐似的洞穿了中士的軀干。
現在,營連迫擊炮分隊開始放列60㎜和81㎜迫擊炮,通信兵們把電話線從前往后布設,軍官們盡可能抓緊時間組織進攻。
敵人遺棄的武器裝備也全部被利用上了,不過偵搜營官兵不喜歡繳獲的勃朗寧自動步槍,覺得它后坐力太大,沒法和四〇式短自動步槍相提并論。
排除先前陣亡的、重傷的,輕傷不下火線的前鋒排也只有寥寥三十人而已。
卸載任務正在進行中,一隊從拉奈島起飛的美軍飛機就撲了過來。
“他們有多少”
“抱歉長官,我們攜帶的炮彈有限,如果一直快速射擊很快就會用完的。”
尾隨追擊而來的明軍士兵們止步于山口上,端著槍朝下邊掃射。
頭戴氈笠帽的明軍士兵們披掛著帆布質地的三聯胸掛,端著自動步槍和沖鋒槍四處開火,橫掃努阿努帕里山口。
幾分鐘以后,山口上的喊殺聲歸于平靜。
“一群鼠輩吃你爺爺的子彈”
蕭文銓所率領的分隊趕到了,他剛們聽到了從山口傳來的密集槍炮聲,但變得越來越稀疏。
聞言,血壓飆升的巴倫少校脫口而出“nuts”一詞。
張天善從容不迫地裝好彈匣,上膛,開保險,瞄準了數十米開外的敵人。
就在這時,云層中陡然冒出了幾架藍色涂裝的雙引擎飛機,那是在這兒巡邏的四架空軍三八式重型戰斗機。
唯一會英語的那名上士用沖鋒槍連續打倒兩人,厲聲高呼道“去死吧,你們又他媽的能比我們晚多久”
兩個、四個、六個源源不斷的美軍步兵登上了山口,他們甩手扔出手榴彈、舉起步槍射擊,警惕的一點點推進。
后續趕來的第二梯隊從傷亡的同袍身上跨過,向不遠處的山口快步沖去。
因為戰場寬度有限,部隊實在難以展開,一次進攻只能投入兩個排,頂多不超過一個連。
在煙幕彈的掩護下,偵搜營一隊一排的數十人分成兩個梯隊展開沖擊,哨子聲和喊殺聲回蕩在科奧勞嶺的山巒之間。
一發81㎜高爆彈落在三班的輕機槍小組身后,只相差區區兩米遠。
“閉嘴蠢貨,守住這條線”
“中士,他們正在逼近我們堅持不住了”
f連的百余人驚慌失措的潰逃下來,迎面撞上了跟進增援的g連,結果不明所以的g連也被人潮裹挾著向后撤去。